◎ 王景弘
「老藝人」動粗打文化部長事件,除紅色同路人外,社會一片譴責,最佳反應當屬餐會主辦單位的
最衰小的是國民黨那批老政客被迫表態,語無倫次,有人說這是
這票人活在另一個世界,在「蔣治」時代,他們享受威權統治的利益;威權破滅,他們「反去蔣化」,卻要享受「去蔣化」後通匪的自由。
蔡英文總統除譴責暴力,只「客氣」反問,這種事如果發生在威權時代,會怎麼樣?也許她的答案是蔣的四字經「槍斃可也」,或失蹤到綠島,但更可能的答案是,在「思想有罪」時代,這種事不會發生,這種人早受「管訓」去矣!
現在打著反對「去蔣化」旗號者,聚焦在蔣廟、蔣像和教科書的歌功頌德,其實最廣義的「去蔣化」是台灣的民主化,消除了個人獨裁、黨國專制統治。政治上的「去蔣化」,才讓蔣治時代「罪當死」的紅色打手、匪諜現在可以到處張狂。
台灣既然走到民主,對付這種內鬼需要重建法律與秩序,以道德譴責,加法律懲罰,而道德上的譴責,不能手軟,要對那些假借名義的打手起底。「老藝人」被起底,顯露又紅又黑的本色,流再多眼淚也洗不去。
美國正努力保障台灣安全,台灣媒體、政客、政治邊緣人卻有人找中國包養,賴在台灣當中國的第五縱隊、代言人和挑釁台灣人民的打手。
對這些少數無恥被中國「包養」的「匪類」,台灣應有共識:不僅要起底,更要立法禁止,並依法嚴辦。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