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鏗鏘集》喬王最愛內閣制

Posted at — Oct 2, 2017

王金平被稱公道伯,更是喬王,國民黨立委武打,他只能靠邊站,但一聽修憲立刻精神抖擻,批想選總統的都不要內閣制,但他支持內閣制,並要邀請日本及澳洲相關人士討論。

內閣制、總統制、雙首長制都各有利弊,如果說想選總統的都不要內閣制,那反過來說,與總統無緣、長於投機,專於喬事的政客和小黨最愛內閣制。

王金平宣稱許多國民黨立委支持他的內閣制主張,這話說出國民黨的重重心事:它的不當黨產被抄,「一中」被唾棄,眼看贏回總統無望,便想像民進黨席次減少,它靠地方角頭再起,串聯小黨,搞內閣制也許還有機會組閣。

國民黨親中國的法統派,只知配合中國戰略,逢日必反,但王金平要向日本取經內閣制,竟未見他們跳出來幹,可見他們對權力飢渴的程度。

內閣制典型是英國,研究內閣制的書汗牛充棟,哪裡還需要勞師動眾,請人指點迷津?更何況內閣制國家,包括日本及澳洲,都是帝制轉型;清末保皇黨梁啟超一派也學日本,反對共和,要保住清帝,君主立憲。

美國獨立後開創的總統制,不再浪費國家資源閒養虛君或王室,它三權分立,權責制衡,運作穩定。

台灣民主學美國,憲政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試行二十年並未出軌,總統民選,當然向選民負責,選民不容許把總統當虛君,放手形象不佳的立法委員拉幫結派組閣,權力超越總統。

總統直選更凸顯國家地位與新法統的產生,而任期固定,屆時算帳,比內閣的不穩定更具優勢。喬王理當知道,自民黨解體後,日本內閣動盪難安,而戰前的內閣受軍國主義勢力控制,更把日本帶向侵略戰爭的災難。(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