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報禁時代當國民黨「反共」傳聲筒的一家報紙,現在以仰「中共」鼻息為能事,不斷鼓吹馬英九在下台前與「中國大陸」簽和平協議。
「和平協議」名目很動聽,台灣人民誰不喜歡和平?台灣並未威脅中國的和平環境或生存利益,而是中國威脅台灣獨立自主的民主體制與生活方式,只要中國去除敵意,改變態度,和平已經存在,何需協議?
美國政策禁止兩蔣對中國大陸武裝攻擊,已減少破壞和平的機會;李登輝執政,終止「動員戡亂」,以片面行動尋求台海和平,並不需要雙方「和平協議」。
中國在一九五○年代,兩次瘋狂砲轟金門,被美援台灣的巨砲所反制,到一九七九年改變念頭,連象徵性的砲擊都停止,那也是單方面決定,不需「和平協議」便可以相安無事。
如果有和平之心,不必協議也可以保障和平;沒有和平之心,再完美的「和平條約」、「互不侵犯條約」都無補於事。
當然,如果中國與台灣以國與國的對等地位,簽定「和平友好條約」,那馬英九與習近平去拿諾貝爾和平獎,台灣人民也會「樂觀其成」。
但中國和統派媒體鼓吹的「和平協議」,目的在白紙黑字,把台灣納入中國,形成地方聽命中央的「和平」,如同一九四九年中共接收北京,整編傅作義五十萬大軍的「和平協議」,那是「歸降」的同義語。
台灣人民尋求和平,但不是犧牲民主與自由,被併入不顧人權與自由的國度。鼓吹與中國簽和平協議的「中國台商」,既然得寵於北京,何不勸北京當局,真正得民心的和平,並不勞協議,只在北京一念之差!(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