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記得他當上內政部長,國民黨就「一直」催他再入黨,卻不記得「何時」重回國民黨懷抱;他不說「為何」入黨,只胡言政務官入黨是「民主常態」。
其實,李鴻源有官癮就直說;認同國民黨什麼理念,也說來聽聽,看是否令人感動;如果國民黨的紅與黑讓他感到光榮,他更應說明「失聯」的原因,再敲鑼打鼓回窩。但他卻選擇以「失憶」為由,偷偷摸摸回中國黨。
他的一套說法,除了國民黨「一直找他」再入黨那句話可信之外,其他都是黑白講。國民黨抓人充軍與抓人入黨是祖傳秘方,美其名為「徵召」,手段不外強迫與糾纏不休。它對付李鴻源的辦法,應該是屬於後者。
被國民黨糾纏不休的人,面臨兩個選擇:願意,或不願意。對李鴻源來說,願意是利多,只是先上車後補票;既已上車,如不補票,可能就會被馬車長的路警趕下車。
但他不能承認「入黨」是為「圖利自己」,而非為理想,便以政務官入黨是「民主常態」搪塞。問題在這句話禁不起事實檢驗。陳水扁第一任內閣多的是國民黨員,阿扁並沒有要求他們加入民進黨,而他們也沒有意願加入民進黨。
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民主黨絕不缺人才,但他的國防部長哈格爾卻是共和黨,而歐巴馬或民主黨並沒有去糾纏哈格爾,叫他變色加入民主黨;哈格爾也沒有變色以求保位。
英國是內閣制的典型,但那只能說「閣員出自黨員,是內閣制常態」。他們的遊戲規則是先買票再上車:黨員旗幟鮮明,參加選舉,得勝的政黨就從黨內挑出閣員。
李鴻源貪吃,又怕肥;吞吞吐吐,欲吃還「羞」,誠信蕩然。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