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訪問中國,向北京涉台事務官員力陳沒有「九二共識」,提議「憲法各表」。對中國而言,謝長廷的標價高於國民黨的馬英九。
馬英九接受「一中共識」,自表「一國兩區」,這個標價更符合中國的底價:台灣屬於中國。謝長廷或民進黨能提的標,不可能比馬英九的賣台價碼更低。
國與國之間立場常見分歧,但雙方互相尊重,各說各話,不能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立場,那是正常和務實的做法。
但這種文明的和平方式,必須不能有侵吞對方的敵意,也不能限制「各表」的內涵。
台灣對外關係領域,最經典的「各表」是與美國關係的「性質」。美國表述那是「非官方關係」;台灣則表述雙方關係具有「官方性質」;雙方「同意互不同意」,擱置爭議,不強求一致。
要維持國家尊嚴,處理雙方分歧的重點在能依自己的意志表述,不受對方的限制。美國與台灣的「關係各表」,符合這個原則。
如果彼此能尊重各表的自由與權利,那即使各表「一中」或各表「憲法」都不是問題:李登輝的國與國關係,或特殊國與國關係,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都是對「一個中國」、「兩岸關係」的表述。
問題癥結在中國企圖併吞台灣,強要台灣陷入它限定的「一中」框架,因此,對「一中」的表述,必須限制在它同意的範圍,這並不是「各表」。台灣無法制止中國主張台灣屬於中國,但台灣必須堅持表述台灣不屬於中國的對等權利。
民進黨有能力處理中國問題,但這個能力要以人民的信賴與支持為後盾;聽任中國設定底價,與國民黨去爭寵競標,結果必定是失敗。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