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星期專論/保釣,保台,保國際秩序

Posted at — Oct 14, 2012

經濟日報初創時期的記者阮大方,在回憶錄提及一件釣魚台的往事:一九六七年美國準備結束託管,把琉球群島歸還日本,他不知禁令,撰寫系列專文批判,強調釣魚台屬於台灣,結果觸怒當局,不待文章刊完,經濟日報便被國民黨下令停刊四天,編務高層被解職。

雖然我不記得他文章是否提到釣魚台,但他所述基本上都是事實。當時我在聯合報任職,經濟日報一般新聞組主任劉宗周找我寫這個問題,但外交部官員告訴我:當局已有指示,琉球問題不能寫;寫了會出事情。

據我瞭解,國民黨禁刊琉球歸還問題,重點並非釣魚台,而是蔣介石不能開罪日本,也怕日本對琉球有「剩餘主權」的理論,與台灣地位未定論結合,會衝擊國民黨統治台灣的正當性。

蔣介石堅持反共立場,成為圍堵共黨戰略的一環,並靠美、日合作保住聯合國席位,自不敢過問美國戰後佔領及依舊金山和約託管包括釣魚台在內的琉球群島;美國要把它交還日本,他也只埋怨美國未事先磋商。

這些第一次保釣風波的背景,凸顯國民黨不想事情張揚,只希望美日低調處理的事實;它因應釣魚台問題,處於被動地位,目的在應付中國煽動「民族主義」造成的政治問題。

馬英九插手的第一次保釣,以中國大勝結束:它回復聯合國席位;中日建交,周恩來避談釣魚台;美中會談,周恩來只談台灣屬中國,根本未提釣魚台。保釣保到蔣政權的合法性不保,它要封鎖琉球群島交還日本的新聞,倒有先見之明。

這次保釣風波比一九七一年的情勢複雜,但陣勢更明朗。中、日吵到聯合國,台灣只能在聯合國外面看;美國宣示對東海、南海島嶼的主權爭端,立場中立,要求各方克制,和平解決,但它宣示安保條約包括防衛釣魚台,並派航空母艦戰鬥群駛向爭端區;中國官方抗議,「民間」爆發反日暴動,在美國報紙刊登廣告「宣示主權」,派出軍艦通過琉球海域;馬英九跟著作秀,飛到彭佳嶼宣示主權;統媒發油錢,組織宜蘭漁民去主張「漁權」;也效法中國在美國刊登廣告。

這場保釣大戲,美國祭出安保條約,並派出航空母艦戰鬥群,和中國敲鑼打鼓保釣的居心和所持理由,箇中虛實,值得關心台灣的人士思考。

美國說它不介入二戰以前存在的釣魚台主權爭議,但這只是外交上的託詞;美國絕非中立,而是偏向日本的立場。一九七一年,白宮東亞事務助卿何志立在給季辛吉的備忘錄,提及國務院的立場:美國戰後佔領琉球與尖閣島,以及擬議在一九七二年交還日本,並未對不同的主權主張作出評斷。季辛吉批註:「那是胡扯,因為美國既把該島嶼交給日本,如何能保持更中立的立場?」

現在美國重申安保條約包括釣魚台,也把航母戰鬥群駛向該地區,擺明要保持地區現狀、維持戰後東亞國際秩序。它的「中立」頂多只是各方可以提出不同主權主張,但不能企圖以非和平手段解決,這明顯對日本有利。

就美國而言,以船隻闖進釣魚台,或試圖登島插旗的行動,都是對國際秩序現狀的挑釁;但中國這次對釣魚台主權的論述,居然新鮮的指控日本「嚴重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如此雞同鴨講,雙方對國際秩序認知存在重大差異。

中國的論述基本上否定舊金山和約的最終效力,認為戰時的公報「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才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基石。如此用法,與馬英九迴避舊金山和約規定,自稱依戰時宣言,台灣主權已「歸還」中國的論述如出一轍,但並非一般認知的戰後國際秩序。

以舊金山和約為基礎的戰後國際秩序,最重要的有三項:日本採取和平憲法,不重整軍備;美國以安保條約保障日本安全;圍堵共黨勢力擴張,確保領土現狀。最先挑戰東亞戰後國際秩序的就是中國介入韓戰,和砲擊金馬,製造台海危機;現在更挑戰經過和約處理的釣魚台現狀。

美、中關係正常化的里程碑「上海公報」,內容包括反地區霸權的宣示,但近年中國自命崛起,急速建軍,在南海與東海表現強悍,暴露挑戰現狀,爭取霸權的面目,美國也有重回亞洲的新平衡措施。

中國姿態擺高,但面對美日安保條約,它也只能文鬥,不能、也不會在釣魚台引爆衝突。中國對外資及外貿的依賴,已經使它動武的成本太高;日本相應也在避免事態擴大;美國強硬姿態也有嚇阻作用。

中國作賊喊抓賊,指控日本挑戰戰後國際秩序,只是一個下台階。北京政權知道,如果以武力挑釁釣魚台主權而造成衝突,它要面對兩個必然的嚴重後果,和一個可能的結果: 第一,日本勢必被迫放棄和平憲法,重新建軍;第二,日資、外資撤離中國,其賴以成長的貿易受衝擊,造成失業;第三,因為軍事失利,或失業造成的社會問題,可能引起中國分裂或革命。

這三種結果都是中國政府所不願見;它表演劍拔弩張,保釣是假,尋求法理併吞台灣才是真:希望馬英九聯手保釣,用中國的理由主張對釣魚台的主權,以聯結台灣屬於中國。

馬英九進退失據。他不敢拂逆美國之意,與中國聯手保釣,挑戰事關台灣生存的國際秩序,卻學中國在美國刊登廣告,名為宣傳東海和平倡議,所持主權的論述卻與中國雷同,引用明、清歷史及認同戰時開羅、波茨坦宣言,但否定舊金山和約。

馬英九以中國的理由否認日本對釣魚台的主權,卻未排斥中國的主權主張,這不但難以論證釣魚台屬台灣,反增強中國對台灣與釣魚台主權主張的正當性。他的作為不是為台灣保釣,而是在替中國保釣,這就是馬英九可憎的保釣真面目。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