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選舉,「特赦」陳水扁居然成為核心議題,這真是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大諷刺,也是民進黨的驚人墮落。
民進黨指控馬英九把阿扁當提款機,但在民進黨付出兩次大選失敗代價、阿扁提款機僅存邊際效用之後,卻又有人加碼修復,要讓馬英九繼續使用。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護衛陳水扁的公正司法審判與人權、醫療權益,這是堂堂正正的立場,人人都能認同。
但民進黨不能主張特赦陳水扁;這並不是無情無義,而是原則問題:認罪接受特赦要由陳水扁自己選擇,民進黨無權利、也無義務替阿扁認罪背書。
陳水扁自己承認,把大筆資金隱藏海外,有道德和法律問題。這明顯是他個人的行為,他主動退黨以與民進黨切割,表現他還能分辨是非,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面對司法。
當他說自己清白、無罪時,民進黨支持者相信他,堅持司法公正審判,還他清白;等他急於掙脫牢獄,突然要叩頭認罪,難道這些人也要替他認罪求饒?
阿扁家族及律師搞出特赦問題,並咬住民進黨表態,讓它進退失據,「剪不斷,理還亂」;馬英九卻可穩坐釣魚台,理你或不理你,他都有利可圖。
如果民進黨為陳水扁認罪背書,要求特赦,國民黨可輕易把民進黨烙上「貪腐」的永恆印記,把阿扁的個人行為變成民進黨的集體罪過,這不合阿扁退黨、與民進黨切割的初衷。
民進黨「成也阿扁,敗也阿扁」,但救扁不能乞憐特赦,以免自失立場、自亂陣腳。阿扁沒有理由挑起民進黨分歧,更沒有立場要求民進黨陪他認罪。他知道分裂和「貪腐」標記將是民進黨的致命傷。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