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陳水扁沒有勇氣:當年他以海商法專業,竟大膽為美麗島事件被告拔刀相助;也不能說阿扁對台灣意識及台灣的建設沒有貢獻:民進黨執政的成就不能抹煞。
馬英九政權用薄弱的證據對他司法追殺、用手銬對付他、把他關入活動空間極小的黑牢,要置他於死地,如此虐待一位曾是過半數選民所選出的總統,絕非廣大民眾所能接受。
有正義感的人應嚴正抗爭:要求扁案重查、重審;要求阿扁應有的人權及醫療需要;但沒有理由向不公不義的政權認罪求饒。
馬英九統治集團,對兩位台灣人總統的司法追殺,因證據薄弱,令人強烈質疑是政治迫害,目的在殺雞儆猴,以割韭菜手法,鏟除台灣意識領袖人物。他們要樹立標竿:逆我者亡。
人性貪生怕死;陳水扁是人,怕死也屬常情。只是他被捧上台灣意識領袖地位,馬政權對他的羞辱,被視同對台灣人的羞辱,而馬政權也想藉羞辱他來瓦解台灣意識。這就使阿扁對個人命運的選擇受到更大限制。
阿扁不堪折磨,表態求饒,願接受特赦,這不只事關他個人選擇保命認罪,而且象徵台灣意識被打垮。特赦是馬英九的權利,他存心把阿扁關到死,向他求饒只是自取其辱,留下犧牲大我,以求殘喘之譏。
蔣介石訓示蔣經國,要「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不論真假,還有大丈夫氣概。在民進黨敗選之際,阿扁想忍辱偷生,向馬政權乞憐求赦,那只向外來政權證明台灣人怕死,一嚇就倒,沒什麼路用!
這樣說也許太殘忍,但馬政權有種就把阿扁折磨死,讓他成為台灣意識的烈士,也讓悲情的台灣意識再度飛揚。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