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替「民國」做「百年」,卻隻字未提當權四分之三世紀的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大表不滿。按國民黨的國罵,這叫「數典忘祖」。
蔣家父子有是非、有功過,但依馬英九的「民國」定義,在「百年」文告中根本不予「正視」,那真是「天理難容」。
要把「百年」當大事,「文告」便應莊重嚴謹,有個「總統樣子」,不應避重就輕,自由心證,既脫離事實,又脫離人民。
「武昌起義」,孫中山有不在場和未領導的證明:他人在美國丹佛市,「看報才知道」革命已爆發,馬英九文告竟替孫中山作偽證。
中國抗日與日本戰敗放棄台灣並沒有直接因果關係,戰後台灣在法律上也沒有「回歸中華民國」;台灣建立民主體制也不過二十年,並非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就享有民主與自由。他以不實陳述愚弄人民。
一歲來台的馬英九宣稱「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不知道「我們」指誰?台灣既不是「他們」的國家,他們的國家在哪裡?「中華民國」的「國民」在哪裡?
「文告」的英文稿,更忠實反映馬英九的心態:在提到「台灣人民」時,英文所用代名詞竟是「他們」(They)。他表明了自己不是台灣人民。
一手拿米酒,一手捧「憲法」的人,夢囈「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要「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他不如李登輝和陳水扁務實,既「正視」自己國家地位,也「正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
蔡英文的「主權在民,台灣/中華民國是國家」,與馬英九的「主權在中國,台灣是家園」,形成強烈對比,誰真顧台灣,一目了然。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