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馬英九的「八一七」

Posted at — Aug 16, 2011

馬迷多的是「執迷不悟」,只差狂喊馬英九「英明」與「萬歲」;他說美、台關係空前良好,台海情勢空前緩和,「對岸」表現「善意」,情勢一片大好,信眾也把話當真。

但美國副總統拜登選在八月十七日訪問北京,就像華府與北京左右各給他一巴掌。二十九年前這一天發表的「八一七公報」,限制美國對台軍售的質與量,和美國不尋求「一中一台、兩個中國」政策,要逼蔣經國投降,使國民黨大受震撼。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拜登偏選在這一天抵達北京訪問,馬英九的感覺似乎華府與北京都獨厚於他。

一九七八年,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布瑞辛斯基,選在五月二十日蔣經國就職大典當天訪問北京,就是美、中聯手羞辱蔣經國與「中華民國」的經典之作,駐美大使館還動員國會議員對卡特政府嚴詞抨擊。

據傳拜登抵北京日期出於中國要求,但拜登出身國會參院外交委員會,親歷「八一七公報」的爭執,不可能不知道北京的居心。他「八一七」北京之行,即使未如媒體揣測把美方軍售決定知會中國,中方也會趁機在台灣傷口撒鹽,要求美方信守公報,不要干預中國「內政」。

他和國務院明知有詐,還配合中國設局,這豈非華府與北京聯手打馬英九嘴巴?

國民黨政府流亡台灣,「外交」工作焦點在維護聯合國席次及與美國關係;與美國邦交中斷後,蔣經國傾全力保障軍售及安全。

現在馬政府去國家化,涉外事務唯中國意旨是聽;駐外冗員坐領高薪,飽食終日所為何事?套用當年反共報紙對外交部長魏道明的質問:這辦的是什麼外交?(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