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馬英九愛喊「改革」口號,思維與行動卻保守與倒退。從當年反對總統直選,到執政後的屈從降中政策,他一直是在「一個中國」、「終極統一」框架內打轉而已。
國民黨的多數立委,和他任命的政務官,只顧自己權位,看馬英九臉色行事,而馬英九的思考與蔣介石一樣,把台灣當作享受權力的避風港,無意在台灣建構一個可久可遠的公平制度,只知為保權位,隨意改變規則。
對這類人而言,憲法不能修,不能換。老一代的理由是要把它「完整的帶回大陸」;現在是怕修了有搞「台獨」之嫌,會惹中國不快。不立法、不修憲,只好耍嘴皮硬拗,改變遊戲規則。
馬政府以改革為名,行倒退保守之實,最新例證即捨修憲、修法正路不走,為便於國民黨黑金買票和綁架他們抬轎,強行要中選會決定下任立委選舉與總統大選合併舉行,致新舊任總統交接有長達四個月的跛鴨期。
政權轉移時程的改變,在美國是修憲的大事,馬英九的聽差卻輕描淡寫用四個月「看守期」帶過,與美國在八十年前鄭重其事通過憲法修正案第二十條,把政權交接時程,從原來的四個月縮短到兩個月,正背道而馳。
美國在一七八八年和一七九二年兩度以法律規定新總統、副總統任期從當選翌年的三月四日開始,如此長達四個月的跛鴨期有它的時代背景:美國幅員廣大,當年交通、通訊極不便,選舉結果並非幾天內便揭曉;依選舉人制度,選舉人要聚會投票也費時;當選人要組成新政府,並千里迢迢到華府上任,更需要時日。
到一九三○年代,美國交通與通訊突飛猛進,在十八世紀開國之初屬必要的漫長跛鴨期,現在反成政務的障礙,國會參院當即提出憲法第二十條修正案,規定總統任期在選後翌年的一月二十日中午屆滿;國會任期則在一月三日截止。修正案在一九三三年一月三日獲批准,十月十五日起生效。首次適用該修正案的羅斯福總統在當年三月四日就職,但任期到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日就屆滿,縮短一個多月,國會議員任期則一月三日屆滿,縮短兩個月。
美國動用複雜、高難度的修憲處理跛鴨期問題,而且是以縮短任期的方式為之;馬英九卻採權宜之計,不肯修法,不尊重慣例,任意提前併選,可見這個政府根本無心於建構合理的體制,只計較併選對他綁架國民黨黑金抬轎有利。
美國國家大,聯邦政府機構龐大,新政府的政治任命數以千計,卻只要兩個月交接期;台灣從北到南不過是華府到紐約的距離,高鐵行駛時間比華府到紐約鐵路快車時間還短一小時,卻把新舊總統交接期任意加倍延長為四個月,這豈不是開倒車的天大笑話?
內政部長江宜樺說四個月交接期,只要現任者連任便不會有憲政問題,這種話說得出口,難怪可以在馬英九政府走紅。制度設計本來就應針對任何可能的問題加以規範;如此耍嘴皮便宜行事,只凸顯出現任被淘汰便可能發生交接問題。
以美國民主體制運作兩百餘年的歷史,兩黨政治成正軌,公正、公平的原則已根植人心,但兩個月跛鴨期仍常有濫權狀況。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在二○○八年大選前提出的報告,指出政權交接期間濫權問題包括:要離任的團隊為留「政績」,或讓繼任者不易改變,搶在下台前推出新政策;趁國會休會發表新人事,不必國會同意;總統加速特赦,或以行政命令推動新政策;政務官帶走或銷毀官方文件。
這項報告指出,卸任總統在跛鴨期異常使用的權力,最多的是特赦:柯林頓任期的最後八個月,在前四個月,特赦案每月平均兩人,後四個月平均六十五人;福特從十一人增到三十四人;卡特從十一人增到二十人;老布希從一人增到十人,而且在離任四週前宣佈特赦前國防部長溫柏格等涉及伊朗軍售案官員;柯林頓更在任內最後一天特赦一名商界朋友。
發佈行政命令的異常現象,以選前四個月與大選後跛鴨期相比,卡特從二十件增為三十六件;柯林頓由十件增為二十二件;老布希從七件增為十四件;雷根從七件增至十二件。
政府各部門的首長為留政績,常先下手為強,在卸任前就所管業務作行政裁決,以緊縮接任人的決策空間。雖然新政府的「空降」交接小組在勝選後即進駐各機構,對政策進行檢討,但這種情形還會發生,可見縮短交接期的重要性。
美國有政權交接法,以法定制度避免濫權,但基於同一時間只有一個總統的原則,在跛鴨期還常見鑽法律漏洞的現象;台灣連總統、副總統交接法都還躺在立法院難產,馬英九那一幫人誠信蕩然,一面破壞前例,一面要人民「相信」他們會建立公正、公平的憲政慣例,那未免欺人太甚。
從台灣憲政還混亂的角度來看,美國政權轉移出現的異常行為,還是無傷大雅的小事,美國跛鴨總統不會、也不能作太離譜的決策。但台灣憲政尚未完備,國情特殊,目前兩黨最大分歧是國家認同及與中國關係的定位。如果在四個月漫長的交接期,跛鴨政府權力不凍結,或不知節制,反而一意孤行,依其意識形態採取行動,則對內對外都會有嚴重後果。
馬英九不走修法、建立公正公平制度的正路,只暴露他的心虛、以改革作幌子、不可信任,而國民黨控制的立法院放棄監督、不修法,任由馬英九一意孤行,選民應給國民黨一個最嚴重教訓:支持民進黨贏取總統勝選和立法院過半。
台灣民主是人民支持「黨外」、民進黨抗爭得來的,只有本土政黨才有心願及能力建立公正、公平的民主競爭體制。被馬英九的改革口號騙一次已經是災難,台灣人民沒有被騙第二次的本錢。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