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常凱申」論原子彈

Posted at — Apr 5, 2011

蔣介石日記公開,湊上中國統戰加急,中國學界重新粉刷蔣介石,致使毛澤東時代的「蔣匪」翻身成仙,他的片言隻字被宣傳為反對美國使用原子彈,這和三年前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還不知洋文Chiang Kai-shek何許人也,竟譯成「常凱申」,真有天壤之別。

看過蔣介石日記的中國學者,引用一九五四年以前日記的片段,要證明他拒絕美國以核彈幫他反攻大陸;所引日記卻只是自言自語,並非記載他對美國表示反對或拒絕的談話。

在艾森豪政府時代,美國確有使用原子彈對付中國侵略的應變計畫,而且,「戰爭邊緣」策略強調不惜使用「一切武力」以制止侵略,暗示使用原子彈,但那是嚇阻戰略的一環。

事實是:美國全力避免使用原子彈。遠在一九五三年底,艾森豪批示的政策確定,除非中共進一步侵略,否則使用美國武力推翻、或幫助國民黨政府推翻中共政權,都不是美國所能接受的政策,因為那會涉及原子彈問題。

蔣介石在一九五八年與美國務卿杜勒斯談話,有一段反證:杜勒斯指出,美國軍方沒有人相信傳統武器足以壓制金門對岸共軍砲火,只有核子武器才能奏效;他問蔣是否願意美國使用核子武器。

蔣介石說他「不認為需要」使用核子武器,但應「可以使用戰術核子武器」。杜勒斯稱美國並沒有威力低於廣島與長崎型核子武器,並說明核子武器輻射線的嚴重殺傷力。蔣只好承認他既非砲兵、也非核子專家,此事應再研究。原則上,如使用核子武器會引發世界大戰,或使美國捲入大規模敵對,則他「不願」使用核子武器。

蔣介石在一九五八年立場如此,他較早的自言自語便難採信;美國從韓戰開始便要台海中立化,不准蔣介石「反攻大陸」,豈有把原子彈「借」給他「反攻大陸」的道理。如此造神,實在太「常凱申」了。(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