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星期專論/藍營變色與綠營應避開的陷阱

Posted at — Mar 6, 2011

二○○八年票選馬英九的選民,有很多基於錯誤的假定,或誤信他的虛偽語言,但他執政三年,自己證明言行不一,不但無心維護台灣獨立自主,反而是不遺餘力地打壓台灣主體性、尊嚴和榮耀,民主、人權倒退,公義不張。

他不但翻轉陳水扁政府為台灣民主、人權、公平、正義所作的努力,也翻轉李登輝民主化與帶領國民黨認同台灣的本土化政策,只知擁抱他老爸遺囑,不理會台灣多數人民的感受,把台灣鎖進中國。

作出錯誤選擇的人,開始認清馬英九的真面目;藍營的支持者也看出國民黨變色,它不但不是「反共」時代的國民黨,也不是李登輝中止敵對,尋求與中共和平共存的國民黨;它變成一個上紅、下黑、中間雜色的組合。

有台灣心者最看不下去的是國民黨「上層」變紅;國民黨權貴當年靠「反共」吃飯,以「反共愛國」為名對內壓迫,現在卻靠擁抱中共、屈從中共吃飯,而且還把媚共當成傳家企業。

下黑,那是國民黨分化統治台灣的傳統,吸收地方黑金勢力替它維護政權,但不能過問「中央」的決策。

中間雜色:有良知,跟它反共,希望不要再因共黨威脅而跑路者感到迷惑;大中國主義情結者,跟著染紅;認同台灣與民主者失望,藍色消退;有權位飢渴者發現藍營不是勝利保證,上紅與他們的台灣感情發生衝突。

具體而言,馬英九執政三年,在台灣主權、民主、經濟與現代化都全面倒退:

第一,台灣主權問題內部並沒有共識,有人主張台灣與中國關係是「一邊一國」、「一中一台」;有人主張「國與國關係」,「兩個中國」;有人認為地位未定,也即與中國的關係未定,但目前已經是獨立國家。

自命擁有台灣主權的中國,指李登輝的立場是「獨台」、「兩個中國」,指民進黨、陳水扁的主張是「台獨」,它都反對。馬英九卻藉國民黨強加在台灣人民頭上的憲法定位,與中國唱和所謂「一個中國」共識,強行把台灣變成中國一部分,不但犧牲台灣主權,也消滅「中華民國」。

第二,他外交休兵,方便中國在國際間執行「一個中國」原則。二十年本土政權,堅持台灣主權國家地位,外交部指導友邦應付中國對台灣的領土與主權主張,以加拿大為例,它可以說台灣主權並不屬於加拿大,它並沒有權利承認主權歸誰,即使承認也沒有效力;台灣如果屬中國所有,又何需加拿大承認?現在反過來,中國指導其他國家,如菲律賓,應該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不必理會台灣,因為台灣與中國有「一中」共識。

第三, 他以「國際化」,反「鎖國」之名,把台灣經濟鎖進中國、依賴中國,使台灣就業機會流失、薪資拉低、產業空洞化,加深台灣被中國併吞的危機。

第四,他讓台灣教育的正常化、現代化倒退,恢復加重中國古文及中國歷史教學;他使司法故態復萌,再成國民黨工具;他愚弄二二八及政治受難者家屬,以紀念受難者為名,行替蔣介石及其他加害人「平反」之實。

總而言之,馬英九喊「不統、不獨、不武」,「維持現狀」的口號,實際卻是以遵守憲法之名改變現狀,把台灣納入中國。

國民黨變色,選民覺醒,民進黨有機會結合廣泛認同台灣的選民,在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打敗國民黨,回復以台灣為主體的政治、經濟、教育路線。要達成這個目標,救台灣於危亡,台灣人民和本土政黨需展現二○○四年二二八紀念日,兩百萬人牽手連心的團結氣勢,並避開四個陷阱:

第一,要避免單一議題:選民投票行為並不取決於單一因素;國家認同是重大議題,但不是唯一議題。在認同台灣與護衛台灣主權問題上,民進黨比紅色國民黨符合多數人期望,但不要陷入這個單一議題,而要顧及民生、教育、建設、社會公義、社會安全各層面。

第二,避免代溝:未來的生活,對年輕一代更重要;年輕一代有他們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選擇;他們不會有過去從事運動者的激情與怒氣,但他們有原則、理想與執行能力,與年輕選民有共同語言。民進黨對年輕一代領袖人物的培養應多牽成與鼓勵,避免產生代溝。

第三,候選人的個人條件,除歷練外,處事風格應冷靜、沈穩、平衡、能思慮周全,不只是深綠選民所能接受,更要能符合最多數選民的期望。選舉雖非選美、選明星,但有很多選民的選擇是憑個人感覺,看候選人的公共形象。選民欣賞候選人的光環,上電視談吐清晰、親切、平和,不會令人緊張不安,這在現代選舉很重要。一九六○年,美國大選首度有電視辯論,副總統尼克森力戰甘迺迪,在電視上橫眉豎目,滿頭大汗,讓揮灑自如的甘迺迪佔盡優勢。

第四,總統肩負外交國防重任,而台灣處境困難,要維護國家安全,應付中國威脅,需要國際合作與支持。馬英九錯誤地把台灣問題中國化,把依賴中國當作他們的「國際觀」,民進黨不能犯同樣錯誤;台灣問題應回到國際問題的本質,在國際秩序與現狀的架構下處理台海關係。民進黨不是要跟國民黨比誰更聽從中國的指使,以屈從中國維持香港式和平與穩定,但將來要應付中國,總統候選人需要對中國有所了解,同時也更應該了解美國和日本,並為美、日所熟悉,能充分溝通和相互信賴。

馬英九不顧台灣人民意向與感受,以憲法之名,聯合中國,正改變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現狀,關心台灣前途的人別無選擇:只有推出條件最佳的人選,團結一心,贏得立委與總統選舉的勝利。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