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情勢正急遽變化,美、日、中三方一連串針鋒相對的互動,顯示美國與日本已相當程度認定中國正在尋求地區霸權,而且,美、日也以言詞及行動在約制中國的霸權野心。
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與周恩來發表「上海公報」,聲明反對任何國家在亞太地區建立霸權,那是中國邀請尼克森訪問北京的重點,它擔心蘇聯在地區建立霸權會危及中國安全,要「聯美制蘇」。
近四十年過去,蘇聯已瓦解,中國搞經濟改革,依賴美、歐市場 、技術、資金,自命崛起,瘋狂建軍,以陸權大國,卻急遽建立海軍兵力,發展飛彈、太空武器,而且處處要排斥美國勢力,以美、日為假想敵。
美國聯合參謀首長會議主席穆倫在國會作證,便忍不住說,他對中國的建軍,已從原先的「好奇」,轉為「憂慮」。
實際上,中國建軍即使是黑箱作業,但從可以看見的事證,和北京強硬與專斷的言詞,都指向它正從「反霸權」,變成「尋求霸權」。中國尋求霸權的野心,正應驗當年安排「聯中制俄」的季辛吉之預言:有一天美國總統可能要「聯俄制中」。
中國在亞太地區尋求霸權,對美國利益衝擊最大的是它想把接鄰地區的公海納入其勢力範圍:它發展地對艦飛彈,特別是可以對付航空母艦的長程飛彈,想把台灣海峽變成它的內海,以便於它併吞台灣;它強硬反對美國與韓國在黃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把黃海視同它的專用軍事區;它佔領西沙群島,要掌控南中國海航道及資源。
這些立場與美國一向堅持的公海航行自由,包括軍事演習自由之原則相衝突。因為反恐作戰而與中國關係修好的美國,現在卻發現中國趁美國陷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之際,在亞太地區尋求霸權,它的反應暴露雙方關係的明顯轉變。
中國扶持北韓在東北亞興風作浪,拒不接受國際專家小組有關南韓天安艦被擊沉的調查報告,阻撓聯合國對北韓抵制措施,並公開反對美、韓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對北韓示警,這種行徑已被美國以行動及言詞駁斥,美、韓在日本海的演習已經開始,日本為觀察國,而美方也宣佈黃海演習將照常舉行,因為黃海是公海,中國在該地區軍演,美國也在該海域有過例行性演習。
在台灣附近海域,馬英九政府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自棄主權國家地位,使台海形同中國勢力範圍,但美國仍堅持公海自由航行原則,不容中國霸權支配,而它不理會中國反對,要在黃海軍事演習,也是對中國尋求地區霸權的示警。中國軍力也許可以發展到嚇阻美國航艦進入台海地區的能力,但美國卻有實力從黃海地區直接威脅北京一帶,對中國在台海地區的行動發生牽制與嚇阻作用。
南中國海爭霸是新一輪值得注意的較勁。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訪問河內,出席東協地區安全會議,表明美國願意協助多邊會談,討論南中國海西沙及南沙群島主權爭執問題。中國方面對美國一改過去不介入紛爭,要求相關國家和平解決的態度大感意外,立即發表強硬聲明,稱該地區涉及中國「主權核心利益」的一部份,嚴詞警告美國不要插手。
從表面上看,越南為這兩個群島已經與中國發生過幾次對抗,它處理南中國海島嶼爭端的策略是使問題國際化,把其他強權拉入多邊談判,美國介入對它有利。中國則抱佔地為王的心態,越南及其他相關國家有意見可以個別找它談,它可以不理會,或各個擊破。美國介入主導,在實質及程序上對中國都不利。
但更重要的一層,也是中國反應敏感與強烈的原因,在於美國此舉等於明示不承認中國對西沙及南沙群島的主權主張。美國要介入理由是航行自由、保障美國與亞洲海上運輸安全和尊重國際法,實際上卻形同主張西沙與南沙群島「地位未定」。
這種意涵與美國及日本對台灣主權所持的立場相對照便很明顯。主導舊金山對日和約的美國雖有「一個中國」政策,但它並未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戰敗國的日本,前有駐台灣代表齋藤正樹聲明「台灣地位未定」,現在有新任駐中國大使丹羽宇一郎指陳日本在一九七二年聯合聲明「並未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西沙和南沙群島與台灣並無關係,前者屬無人島,後者現在有兩千三百萬人口,但兩者在舊金山和約卻有一個共同點:兩者都是分別依條約第二條領土條款的(b)及(f)款,由日本宣佈放棄權利、權利根據與權利主張。
同樣是舊金山和約規定日本放棄的領土,主權都未經國際法明確讓渡,則美國不承認中國對台灣主權,與它不承認中國對西沙及南沙主權,態度與邏輯是一致的,美國介入南中國海諸島爭議,對不主張台灣是個獨立主權國家的馬英九政府是一個難堪的問題。
依美國中情局的世界情勢要覽,主張對西沙群島有主權的國家有中國、越南與台灣;主張對南沙群島有主權者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台灣、越南,可能還有婆羅乃。中國既主張擁有台灣主權,當然不可能與台灣雙邊討論南沙或西沙群島問題。即使美國提議的多邊國際會議能成局,馬英九自甘淪為中國地方政府,不主張台灣是主權國家,台灣自己法律地位與西沙、南沙群島同樣未定,台灣也必然被排斥。
美國主張國際會議解決南中國海爭端,目的當非讓馬政府難堪,但其結果還是不可避免的會暴露其政策的虛偽與矛盾,凸顯出其為中國地方政府的喪權立場。中國尋求地區霸權,危害台灣最重大的生存利益,美國反霸權的努力,包括維護公海自由、論述台灣法律地位及因應南中國海日本所放棄之島嶼問題,都有保障台灣地位現狀的意義,這也是警告馬英九政府,在反對中國地區霸權的鬥爭中不要站錯邊。(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