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從革新保台到鎖入中國

Posted at — Apr 13, 2010

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訪問中國之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論述他的「勢力均衡」謀略,在未來十五年,美國必須「聯中抗俄」,但二十年後的美國總統,可能要改弦易轍,「聯俄抗中」。

美、中、俄三角關係再調整,比季辛吉的預測晚了近二十年,但經歐巴馬政府重新正視美、俄關係,並簽訂二十年來首次核子武器裁軍條約,美國已扭轉被動頹勢,拉近俄國以約制中國。

過去幾年,美國疏於耕耘與俄國關係,反以經貿為重,向中國過度傾斜,而中國自命崛起,大舉建軍,無視國際規則,以不公平、不誠實的手段搶奪資源及市場,造成各國的疑慮。歐巴馬修補與俄國關係,便呈現「聯俄抗中」的新局面。

中國不公平競爭、外資營運條件惡化,使美商親中熱情大減;它傲慢自大的民族主義,更引發各國戒心。過去一年美、俄關係的調整,凸出中國對重大問題立場的孤立,使它不得不在伊朗、北韓核子問題和人民幣幣值問題上,逐漸採合作態度,胡錦濤也不敢自外於華府核子安全高峰會。

美、中、俄三角關係第一次調整,蔣介石國民黨政權的「中國法統」神話破滅,台灣利益被出賣,但蔣氏父子的反應並非狂奔中國,而是務實的依賴美國,並著手「革新保台」。

這次三角關係的調整,美國「聯俄」制中,而台灣已民主化,政治上遠離中國,台灣處於安穩地位,馬英九政權卻把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民主置之不顧,盲目尋求接受併吞的所謂「終極統一」。

蔣氏父子拒被美國出賣,以「革新保台」應變,即使「革新」不足,但「保台」卻是全民共識。這次美國不出賣台灣,馬英九卻自己要出賣,公然與「保台」的基本共識為敵,屈從中國的條件,把台灣鎖入中國。崇蔣哭蔣,只是馬戲一場。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