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預約「阿扁紀念堂」

Posted at — Apr 7, 2009

馬政府執政,人權倒行,民主逆施,要把「民主」招牌拆掉,重掛「中正紀念堂」。在台灣政治發展史上,「民主」與「中正」恰是反義詞,打倒「民主」,改掛「中正」,真是台灣民主的最大諷刺。

如果「功過並陳」,把二二八屠殺、白色恐怖史料列入展出,呈現蔣介石的「功過全貌」,就可以使紀念堂合理化,那根據同一標準,阿扁百年之後也可以有紀念堂供人憑弔。

把阿扁與蔣介石相比,自命「高級」的人可能罵「阿扁是什麼東西?」扁迷則質疑為什麼拿阿扁去與一個大獨裁者評比。其實,論對台灣的是非功過,阿扁比蔣介石還略勝一籌。

國民黨宣傳蔣介石事跡,其大者如「北伐」、「抗日」、「剿匪」都與台灣無關,而「剿匪」的「功績」卻成王敗寇,自己反成毛澤東追緝令的頭號「戰犯」。

蔣介石以武力挑釁中國,陳水扁以民主挑戰中國,目的不同,結果都有拒共保台之功。作為「中華民國」第一位非國民黨籍總統,阿扁落實民主與人權,首度舉辦公民投票,值得肯定。蔣介石則殘酷鎮壓,有二二八事件在前,白色恐怖在後。

崇蔣論者當以蔣介石「德高望重」,陳水扁歛財腐化敗德,豈堪相比?但如果歛財腐化是決定設堂紀念的唯一標準,那「中正紀念堂」更不應掛牌。兩人比爛,蔣介石猶有過之。

阿扁歛財醜聞,道德上實無可辯解。但他與蔣介石問題相似:外戚作怪。阿扁有吳淑珍家族,蔣介石有「宋、孔」家族。美國總統杜魯門大罵「蔣、宋、孔」家族每一個都是「賊」,從美國援款「偷」了七億五千萬美元,投資在紐約和巴西的房地產。

滿口仁義道德,兩人打成平手;論金額,阿扁小巫見大巫;孔、宋家族是「大盜」,扁珍只是「小」 偷。「大盜」既可蓋大廟,小偷也當能蓋小廟,「阿扁紀念堂」當可預期。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