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是非與利害之爭 王景弘
陳水扁總統一句認真考慮取消「國統會」,引來美國國務院書面「重 申」立場的聲明。國務院發言人並稱美國未獲咨商,對此談話感到意 外。
從傳統的思維和外交作法來衡量,讓「美國老大哥」嚇一跳,當然不 合規矩,國務院忍不住發表聲明頂撞陳水扁總統,似乎也使他「面子 」上「不好看」。統派媒體便以此思維大作文章,斷言美國不再信任 陳水扁,將來還會給他好看。
問題是,以傳統思維與作法應付中國對台灣的封鎖和打壓,已証明失 敗,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和含意不清的「維持現狀」,嚴重約制 台灣的民主發展,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不公不義,對全世界民主潮 流是歷史性的諷剌。
台灣安全有賴美國保障,美、台之間有維護東亞地區均勢與穩定的共 同利益。台灣人民不願被中國併吞,美國利益也不容台灣被納入中國 。但最近幾年,美國看到中國以武力併吞台灣的威脅,卻未注意中國 對台灣封殺、統戰、分化,對台灣主權國家地位造成的危險。
從李登輝總統到陳水扁總統,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政權,表達台灣維持 主權國家地位的意願,也在「維持現狀」的大旗下,儘量避免與美國 公開爭執。這種局面並非表示美、台之間利益完全相符,台灣人民沒 有挫折感。一個國家領導人,在國家主權受到威脅,內政受到外力干 預,民主發展受到不公不義的限制,而傳統作法得不到友邦回應時, 採取非常態作法是他應有的責任。
因為美、台間的重要共同利益,美國政府應把陳水扁總統的談話,視 為明友之間是非、利害之辨,並把這些談話作為重新檢討美國錯誤政 策的起點。這些談話實際上是反映台灣人民對正當權益長期被剝奪, 所感到的挫折與不滿,美國應更加同情與理解。
國務院的聲明,作用在對北京與台北表態,重申立場未變,對北京重 申政策未變是安其心,對台北重申之場未變則有「不認同」台北立場 的駁斥之意。聲明提出美國支持台海兩方對話,以雙方人民均能接受 的方式,和平解決兩岸分歧,有照顧台灣利益的意義,但國務院發言 人厄利在答詢時,把台灣參加聯合國視為「片面改變現狀」,如非口 誤,便形同對台灣權益作更多無理限制。
把「一個中國」政策和「反對片面改變現狀」無限上綱,只突出美國 的歷史錯誤,和政治虛構與權宜。美國曾經苦勸蔣介石務實,接受「 兩個」中國的事實,不要在虛構的「一個中國」架構下爭「法統」、 「代表權」。美國要求務實,表現在中美共同防衛條約、對日和約和 聯合國雙重代表權模式。現在台灣出現務實,能反映民意的本土政權 ,華府卻反其道而行,回頭走虛構、不務實的政策,豈今是昨非?
不論站在法律、道德、民主和地區穩定的利益上,美國主張台灣務實 的政策是正確的,要務實的台灣政府去接受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或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都是錯誤的。
美國不對現狀加以承認,卻要求「維持現狀」,這是本末倒置,不合 情理。美國和國際社會承認台灣的主權國家現狀,讓台灣民主正常發 展,台灣就沒有打破現狀的問題。美國和國際社會屈從中國要求,不 承認台灣主權國家現狀,讓台灣這個國家有實無名,備受中國干預和 威脅,要求台灣去維持這種現狀,實不合民主與道德原則。
要承認現狀,應回歸法律與民主,拋棄尼克森的虛偽。只要包括中國 在內的國際社會都接受客觀的法律與民主原則,承認現狀是理所當然 之事,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
就法律而言,結束對日戰爭狀態的舊金山和約中只規定日本放棄對台 灣與澎湖的主權,並未說明主權讓渡給任何國家。蔣介石政權向美國 交涉,要求規定「交還中華民國」未果,英國主張「歸還中國」被美 國拒絕。日本只宣佈放棄台、澎主權,固然是強權妥協結果,卻是白 紙黑字具最高效力的終戰文件。美、日不承認中國對台、澎主權,只 在「一個中國」政策下躲躲閃閃,主要根據也是舊金山和約的規定, 而中國為取得它在條約上並未得到的台、澎主權,便以「一個中國」 逼迫國際社會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在尼克森政策轉向前,國務院法律顧問處對台、澎法律地位問題作過 兩分完整研究,一九七一年的一份報告準備提交國會。那時台、澎還 在蔣介石政府戒嚴佔領統治下,國務院分析台灣主權的可能歸屬後, 認為最有力的說法是台、澎主權「法律地位未定」。一九七一年,國 務院發言人據此文件作過「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的發言,令蔣介石政 權大為緊張,北京大為惱火。
尼克森為解決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難題,決心採取掩耳盜鈴之術,避 開台、澎地位的法律問題,而以虛偽不實的政治方案處理。他在一九 七二年向中國總理周恩來「保証」,只要他控制得住國務院官僚體系 ,「將來不會再出現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的發言。
尼克森並不能否定國務院法律顧問研究的結論,只有用他總統大權, 下令避開法律的真相,接受政治權宜,擱置合乎事實的「兩個中國」 ,屈從虛構的「一個中國」。但是,因為舊金山和約並未把台、澎讓 渡給「中國」,即使執行「一個中國政策」,在法律上並不能把台、 澎主權變成中國所有。
但經過三十五年的演變,尼克森擱置法律問題,屈從「一個中國」政 策的權宜之計,已與當前情勢不符,對台灣不公,對民主諷剌,且對 戰勝國美國及戰敗國日本都不利的局面。
隨民主演變,今天的「中華民國」政府與兩蔣戒嚴統治的「中華民國 」政府已經截然不同,今天的「中華民國」政府接受台灣兩千三百萬 人民的賦托,在只限台、澎地區的領土行使主權,與中國政府、中國 大陸及其人民並不相干。這種主權在民的歷史性和平演變,應獲國際 社會的尊重與承認。
不幸的是,美國仍未承認台灣現狀為主權國家,而中國不但不尊重灣 民主,反利用民主的多元,干預台灣內政,阻礙台灣國防安全,破壞 台灣外交,並橫暴的制定所謂反分裂法,企圖達其併吞台灣之野心。 兩度贏得大選的民進黨,代表與舊外來政黨完全不同的理念。民進黨 對國共聯手併台的計謀,不能不加反制; 美國基於民主與法理的立場 ,應該承認現狀,約制中國對台灣的無理干預,而非限制台灣正常的 民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