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你手頭的一張票 王景弘
美國總統布希在京都稱許台灣民主成就,而民主最具體的實踐就在一 人一票,由全體選民選舉政府首長和民意代表。台灣又面臨一次地方 選舉,選民又面臨一次選擇。
台灣選舉還處於畸型狀態,選民的投票行為,難做準確的歸納與分析 ,而選舉結果更難做出合理解釋。但在選舉之前,除了很熱中政治的 選民外,很多選民都面對兩個層次的選擇:要不要去投票? 如果去投 票要選誰?
有許多報導說,選情很冷,很多選民可能選擇不投票。這些可能不投 票的選民有各種不同理由:有人說因為他們對民進黨「很失望」,不 去投票,要「教訓」一下民進黨; 有人因為查賄選風聲鶴戾,收不到 買票錢,何苦徒然浪費時間; 有人說選誰「都一樣」,誰當選都別有 差別,何必多此一舉。
要去投票的選民,對要選誰,或選那一個黨的候選人,大概都有定見 ,他們可能是政黨的死忠支持者,某一候選人的親友,或親友的親友 ,或他們廟的掌櫃,或送好處的候選人。除了政黨支持者會依綠色、 藍色投票外,其他依益利或關係作選擇的選民,並不過問候選人代表 那一個黨。
因為這次是「三合一」地方選舉,有人已在預言藍色會「贏」。如果 三項合計,國民黨似乎躺著選也「贏」,民進黨在縣市議員及鄉、鎮 長選舉根本還找不到那麼多人參選,這方面自然輸定。重要的輸贏在 縣市長之役。
既然如此,這場選舉是否不重要,可以不投票,以教訓自己不滿意的 政黨? 從國際社會的角度看,這場選舉的重要指標意義,遠高過它地 方選舉的實質意義。瞭解台灣政治的人知道,國民黨統治台灣五十年 ,雖用了一些正派的人,但也以腐化與利益吸收一批黑金、投機、頭 腦簡單,有奶便是娘,依派系利益苦心經營的政客,足以在地方興風 作浪,贏得選舉。國際社會,包括美國與中國的媒體,對這些地方利 益的細節並不感興趣,他們對選舉結果的看法,只會在台灣黨或中國 黨勝負的簡單模式內去解讀。
因此,從國際的角度來回答投不投票和投給誰的兩個基本問題,實際 上答案都很簡單,不但選民應踴躍投票,而且應投給民進黨候選人, 理由也很簡單:
第一,投票是一個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民主政治體制下的主人, 就是要站出來,作出他認為正確的選擇。這樣神聖的權利是中國人民 還在努力爭取而不可得者,布希還特別要中國領導人學台灣。不論是 藍黨、綠黨、無黨選民,不去投票都不是正確的選擇。
第二,民進黨支持者以拒絕投票表示「抗議」與「不滿」,更是荒謬 。這些不滿的情緒有兩種,其一是不滿陳水扁總統未積極履行公投、 正名、制憲的承諾,其二是不滿陳總統軟弱,與宋楚瑜簽一張「協議 」,被人家耍賴,而對連戰、宋楚瑜接受中國充戰束手無策,對統派 媒體違法,也不敢說依法處置。
但是,如果因為陳水扁如此態度讓死忠者失望而不去投票,那是很荒 唐的邏輯。如果陳水扁不能,或不敢處理、「教訓」連、宋,那麼認 同台灣的選民,不願台灣主權國家地位被出賣的選民,更應該以手頭 上的選票來「教訓」國民黨,讓他們知道賣台之舉不得人心,逼他們 走向本土路線,豈有拒絕投票,讓國民黨去贏的道理。
要公投、正名、制憲,並不是陳水扁說了就成真,那還是需要累積選 民的支持,凝聚國家認同,正如前總統李登輝所說的,台灣的國家認 同能做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台灣便安全,正名、制憲的困難便可解 決。現在怪陳水扁「不努力」,而支持者也就撒手不投票,讓國民黨 復辟勢力坐大,這豈是民進黨死忠 派的本意?
不但如此,民進黨死忠派拒絕投票讓國民黨獲勝,本意是不滿陳水扁 「不夠獨」,但國際社會的解釋將與此相反,把本土派的缺席所造成 的結果解釋成「獨派式微」。實際上,中國媒體,早已從這個角度在 報導台灣這次選舉,並以連戰訪中的「人氣」,與馬英九的號召力, 來襯托所謂陳水扁成「過街老鼠」,和台獨勢力走到低潮。
第三,不論你與候選人有什麼親情、友情關係,為了台灣的安全,台 灣人的尊嚴,和台灣的前途,這一票要投給民進黨候選人。國民黨已 明目張膽聯共制台,要把台灣主權國家地位廢棄,只有選民以手頭上 的一張票可以和平的、正當的、民主的逼它走到認同台灣的正路。
不但如此,中國三月初搞出一套所謂「反國家分裂法」,強暴的把台 灣說成它的一部份,之後,連戰與宋楚瑜爭相投共,向胡錦濤宣誓效 忠「一個中國」,而泛藍對事涉台灣安全的軍購案,三十幾次封殺, 台灣人民飽受如此蹧塌,如果還投國民黨票,讓國民黨去宣稱「大勝 」,國際社會,包括中國在內,只會有第一種解釋:台灣人民並不選 擇主權國家的道路,而是想步香港後塵。
民主得來不易,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需要台灣的主人共同維護,國 際社會睜大眼睛要檢驗台灣人民的選擇,有骨氣、珍惜自由與民主的 台灣人,只有踴躍投票,選擇支持本土政黨候選人。不滿意陳水扁對 中國黨及中國軟弱,那就用你的權力,也就是你的選票,支持綠營候 選人,教訓中國黨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