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管好」陳哲男:話只說對一半 王景弘
為陳哲男在總統府副秘書長任內開小差,到韓國涉足賭場,陳水扁總 統向全民道歉,因為他「沒管好」像陳哲男這種部屬。
陳總統這話說得很好,但只說對一半:他只說到「沒管好」的事實, 沒有觸及「沒管好」的原因。如果把陳哲男出紕漏嚴加檢討,對民進 黨政府施政不無幫助。
陳哲男事件暴露陳水扁執政的兩大弱點:缺乏資訊和缺乏紀律。沒有 掌握到充分的資訊,對所屬的管理便會出差錯,所屬既然認為老闆耳 不聰目不明,或自認地位特殊,當然便會出現紀律問題。
支持陳水扁的人士,常以「看報治國」批評陳水扁團隊的執政作風。 從媒體吸收資訊,瞭解輿情和社會動向,表示當政者關心民膜,這並 沒有錯。但這要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上:媒體公正、負責任的報導 事實,而不是像台灣舊統治階級的宣傳喉舌,為復辟其舊勢力,不惜 捏造新聞,扭曲真相,假造民意。
政府施政要以事實、官方文書為根據,媒體並非官方文書,在民主社 會,它只是政府與民眾溝通的媒介之一,媒體報導是否正確,官方應 有人負責核實,但不應整個政府忘記自己施政目標和政策,跟著媒體 的議題起舞。
在一九五喩年代擔任美國國務卿的杜勒斯,曾經告訴蔣介石,他已經 不看專欄作家皮爾遜的文章,「因為他所寫的如果正確,我已經知道 ; 如果不正確,我何必浪費時間,看了還影響健康。」這是政府掌握 正確情報、資訊應有的自信。
美國政府單位,包括白宮、國務院、國防部,都有專人剪輯當天媒體 報導供參考,其主要作用在讓部會首長及發言人研擬政策說明與澄清 事實。美國總統每天第一件大事不是「看報」,而是聽取中央情報局 局長的簡報。中情局的簡報有機密的情報,也有經查核的媒體報導, 這是中情局負起責任的公文書。總統要做到像杜勒斯所說的那種境地 :充份掌握正確資訊,而不是浪費時間去看編造的故事。
在資訊搜集與掌握上,陳水扁總統最大錯誤是矯枉過正,把所謂「人 權」無限上綱,不但所謂「政治偵防」撤崗,對政府公務人員的政風 、忠貞、紀律、動向都缺乏掌握。以陳哲男之事而言,總統府副秘書 長開小差到韓國上賭場,難道情治單位沒有資訊,或沒有報告? 如果 執政的情治單位不知情,反而是在野政客取得如此情報,那問題更加 嚴重。
不論是人治,或民主,對內或對外,掌握情報是治國的第一要務,沒 有充分的情報,便不能採取主動,制敵機先,或防範未然,把陳哲男 這種人「管好」。蔣介石威權統治,要他兒子蔣經國管特務、情報。 蔣經國上台,他兒子蔣孝武負責情報彙報。當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 胡佛走紅,總統都要依賴他,因為他掌握的情報無所不包,以現代人 權眼光看自屬濫權範圍。
以今天台灣的局面,陳水扁不會,也不可能如此濫權,但政府不必濫 權,同樣可以搜集必要的資訊,作為監督、約束公務人員的必要手段 。陳哲男膽大妄為至此,問題便在陳水扁不注意掌握資訊,不知這道 這些人在玩什麼花樣,既不能防範未然,又不能主動處理於先,落到 一再道歉的下場。
紀律是民進黨政府的另一個大問題。不錯,朝小野大,舊勢力缺少認 輸的民主風範,要以鬥爭方式奪回政權,而國民黨半個世紀統治,在 文官體制各部門無所不包,要在這種局面下推動改革並不容易。陳水 扁也使盡各種軟功夫,鼓勵全國文官體系的士氣,為台灣改革而努力 ,但他受到的阻力顯而易見。
民進黨政府的紀律問題,一部份出在官僚體系基於意識型態的迨工、 陰奉陽違,一部份出在政務官沒有自信、沒有魄力、沒有使命感,對 所屬缺乏瞭解,對政策的說明與推動欠缺動力。這種現象最嚴重反映 在財經體系處理對中國關係問題上。財經體系基於本位主義,不必考 量國家安全策略,和一些人大中國主義意識掛帥,經常本末倒置,把 台灣財經命秆寄托在中國市場、中國貿易、與中國緀濟結合。
政務官依其本位提出政策建議,但經當局通盤考慮後作成的決策,政 務官只有全力推行,或以政策見解不合而辭職,他並沒有佔著位子, 言行偏離政策的權利。美國政界常用「這件事超過我的薪給職等」這 句話,表明自己的權限和分寸。政務官逾越自己權責,違背政策的發 言,構成撤職的條件。
政務官自己要有執行政策的紀律,也要監督文官體系執行政府政策, 對陰奉陽違,迨工曠忽職守的文官也應依文官體系規矩處份,或調整 職務。文官的職責在聽命政務官執行政策,不能執行,不願執行,或 執行不力者,應予紀律約束,對績優者也應依規章嘉獎。賞罰不明, 或有賞無罰,都無法有效推動政務。
陳水扁總統想推動政務,要從「管好」政務官作起,而要「管好」政 務官,要從掌握資訊、情報作起。一旦他能掌握正確資訊,以事實對 付媒體虛構的神話,那要比「看報治國」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