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現狀」是一服麻醉濟 王景弘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在媒體撰文,直陳「維持現狀」對台 灣不利。台灣有識之士對此早有體認,但早期被國民黨政府用來麻醉 台灣意識的「維持現狀」,現在也被美國用來約制民進黨政府建構台 灣主權地位的利器。
什麼是「現狀」,事實上並沒有共同見解。有人認為台灣的「現狀」 就是獨立主權國家,也有人認為「現狀」是「不統不獨」,或命運未 定。認為台灣是獨立主權國家者,主張落實主權在民,進行台灣正名 與制憲,但所謂「統派」、中國與美國指控這是「改變現狀」。統派 在台灣憲政體制上掌握足以否決正名、制憲的必要席次; 中國對此不 斷武嚇,而美國也以穩定為名,迫陳水扁總統節制。
阿扁心急口快,便說出這件事他任內辦不到,並牽拖李登輝總統也辦 不到。於是本土派大嘩,批判之聲不絕。實際上,陳水扁說的是政府 所面臨的現實,只是這種說詞與本土派的期待落差太大,而且,他只 提政府面臨的困難,卻未指出政府與全民共同努力,仍有希望突破困 境,逐步達到目標,這是做為一個政治人物的失誤。
本土派對阿扁的批判,也帶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把他推上總統位子 ,他便有權力可以實現正名、制憲或「宣佈獨立」這些措施。很明顯 的,阿扁並沒有這種權力,他受到內部政治格局、憲法體制和國際政 治的節制,如果他要推展這些打破現狀的工程,他需要民意做後盾, 而民意的後盾,在對付美國壓力至關重要。
美國政府反對台灣或中國「片面改變現狀」,而美國的所謂「改變現 狀」,已經具體表現的是反對中國使用武力併吞台灣,也反對台灣正 名、制憲。對於中國利用非武力方式,制定所謂「反分裂法」,封殺 台灣參加國際社會卻未加制止,或不了了之。但對台灣民主、和平、 抗拒中國併吞的作為,卻以穩定為名,強行約束。姑息中國以非武力 手段併吞台灣,卻約制台灣以民主、和平手段反制中國併吞意圖,這 種「維持現狀」,顯然對台灣不利。
要突破這種困境,對中國「表示善意」是抓錯藥,中國如果以人為本 ,尊重民主和人民的自由選擇,它早就應與台灣建立正常的國與國關 係。台灣應該努力的是要求美國尊重台灣的民主,承認台灣主權獨立 地位,約制中國對台灣的併吞行為。
民進黨政府和不願台灣再淪為殖民地的人都應瞭解,美國政府可以約 制台灣政府的作為,卻不能約制台灣人民「改變現狀」的努力。相反 的,台灣要求改變現狀的民意如果強大,終會影響美國「反對片面改 變現狀」的政策。要突破困境,最重要工程還是針對美國,但最基本 的工作還是台灣內部民意的形成,人民要認清局勢,作明確的選擇, 而不是抱得過且過的「維持現狀」心態。
「維持現狀」心態是國民黨政府為便於其「反共、反台獨」統治而設 計。在國民黨統治時,它並不希望台灣被中國併吞,因此,它打「反 共」旗號,渲染「共匪」的可怕。它也怕台灣本土意識抬頭,不再忍 受外來政權及其族群獨霸政治資源,因此長期妖魔化台灣獨立意識, 迫害「台獨」主張者。
為了對內、對外証明它兩手策略的正確性,它設計了一套所謂「民意 測驗」,長期追蹤執行,民進黨上台五年,仍依樣畫葫蘆,繼續同樣 措詞的問卷。這套問卷問受測者主張台灣應該「獨立」、與中國「統 一」、「永遠維持現狀」、「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或「維持現狀 ,以後再求統一」。
如此設計,明顯有嚴重偏差:第一,它並沒有對「現狀」作明確定義 ,受測者認知未必相同。但以全題檢視,「現狀」隱含的意義是「不 統不獨」,「是國家非國家」,而且是可以「永遠」保持。第二,因 為國民黨長期洗腦與中國的武力恐嚇,「台獨」的選項受壓制。同樣 道理,「統一」含意不明,其選項可能也會受影響。第三,一般人有 惰性,而且民調並不是迫切需要決定的問題,既然有「維持現狀」這 種拖延不決,得過且過的選擇,便容易選擇這個答案。
這種民調結果出來,國民黨政府便稱「多數」民眾主張「維持現狀」 ,主張「台獨」及「統一」者居少數,藉此強調它不明不白之政策的 正當性。如此民調既給受測者太多選擇,或不作選擇也是選擇,自然 無法測出他們真正面臨「獨立」與被併吞之選擇時的取向。
美國政府並不敢用這種民調結果,來替它的反對片面改變現狀辯護, 因為它如果以此為由,一旦民意測驗結果轉變,它便面臨改變政策或 不顧民意的兩難。但是,有些美國官員仍以美國政策符合台灣民意而 沾沾自喜。
民進黨政府不知如此民意測驗所潛藏的負面、誤導作用,仍繼續沿用 ,致被中國與美國選擇性引用,這是很大失誤。既然維持現狀對台灣 不利,現狀也不可能永遠維持不變,那麼這項民調的措詞便應修改, 不再列意義不明的維持現狀,而只調查「獨立」與「合併」的選擇。
人民的自由選擇是台灣抗拒中國併吞企圖的最重要手段。民進黨政府 受制於國際壓力,不能放開手腳獨立建國,但人民自由意志的表達並 不受此限制。台灣人民不應再惰性的以「維持現狀」為滿足,而是要 透過民意測驗向國際社會及中國表明:我們要的維持的是台灣獨立。 這種民意形成多數,便可作為政府對美國交涉關係正常化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