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卜睿哲論「解開台海之結」

Posted at — Jul 12, 2005

卜睿哲論「解開台海之結」 王景弘

美國學界討論台海問題的書,很少把台灣與中國的立場相提並論,更 少肯定台灣立場,指責中國頑固要把台灣政府去主權化的立場,是雙 方交流,乃至解決爭議的主要障礙。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新出版的巨著「解開台海之結」是一 個例外。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研究中心主任的卜睿哲,因為擔 任前國會議員索拉茲的助理,而與台灣事務結緣,在經歷中央情報局 情報官後,出掌美國在台協會,見証台灣政權更迭與台海風波。他的 新著搜集大量材料,對台北與北京的立場作深入分析,讓讀者對台灣 的處境,李登輝和陳水扁的立場,有更精確的瞭解。

卜睿哲在「解開台海之結」書中,提出幾個值得注意的觀點。第一是 美國對台灣的「道義責任」。美國學者一論台海爭執,總不脫「戰略 利益」,「大國外交」之類的高調,沒有人承認對台灣有道義責任。 但卜睿責坦白承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許多事關台灣人民 前途的決定,都未徵詢台灣人民意願,或自認是對台灣人民最有利的 情況下做成的。羅斯福未徵詢台灣人民意願,在開羅會議同意戰後台 灣歸中國; 尼克森與卡特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也未徵詢台灣人民意願。 事實上,在一九九0年代初之前,台灣受國民黨壓制,台灣人民的意 願也難以徵詢。但華府的決定可說忽視其道義責任,擅自替被剝奪發 言權的人做出決定。卜睿哲指出,也因為如此,美國在過去十年來採 取實際立場,主張台海問題之解決「必需獲台灣民眾之支持。」

第二個值得注意的論點是美國在台海地區的目標是和平與穩定,而其 策略是雙重嚇阻:對台北及北京都扮演勸阻與保証的角色,以防和平 與穩定受到破壞。美國要勸阻台灣避免在主權問題改變現狀,但也保 証台灣安全,不會犧牲台灣利益,也不會逼台灣接受中國的條件解決 問題。它勸阻中國使用非和平手段,也保証美國「一個中國」政策, 不支持台灣走向「獨立」。因為美國承諾保障台灣安全,因此,美國 要求台灣事先磋商對可能引發台海危機的政策動向。美國並不反對台 灣憲政改革,只希望憲改依法定程序,也不要觸及主權問題。

美國對中國的「保証」最一貫的是「一個中國」政策,而卜睿哲對「 一個中國」政策的意涵有更精細的說明。他指出,美國「一個中國」 政策的「一個」,只是承諾美國不採取「兩個中國」政策,至少在國 際組織及正式雙方關係上是如此。但美國對中國可能統一的問題,並 未對「一個」的實質含義採取立場; 對台灣政府是否享有主權,大體 也是採取「未知論」。他說,這是美國對中國「一國兩制」建議未採 取立場的原因。

卜睿哲對台海爭執的核心「主權問題」,也從不同角度分析。台灣或 中華民國自認主權獨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相隸屬,這個立場 從蔣經國時代即開始,但北京認為「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 國」所取代,並非主權國家,而「台灣」並不是「國家」,沒有國際 法人資格。因為國際社會並沒有評斷如此爭議的機制,台灣政府的統 治能力與法律地位便發生落差。

卜睿哲對主權問題避開傳統的思考,不是討論台灣主權歸屬,而是跳 到台灣政府是否享有主權。他依克拉斯納 (Stephen Krasner) 教授 的理論,把主權分成內政主權 (domestic sovereignty)、韋斯特法 理亞主權 (Westphalian sovereignty)、國際法律主權 (international legal sovereignty) 和相互依賴主權 (interdependence sovereignty) 四個層面。他認為除了在國際法律 主權層面上台灣較弱外,其他三個層面都很很強,而台灣在國際法主 權層面較弱,未能完全參予國際社會,是因為中國打壓。

他認為依一九三三年蒙地維多協定的國家定義和主權理論,台灣在實 際功能上可以有力的辯稱是一個主權個體,但中國堅持台灣去主權化 ,便造成對其「統一」目標的阻礙。

美國政府對台海爭執的解決,重點在和平過程,而不過問結果,但卜 睿哲個人一向認為台海問題的解決,只有依邦聯、獨立國協或歐盟這 種主權體結合的方式處理,這樣中國可以稱國家「統一」,但台灣可 以保有主權。他對中國堅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方案不以為然, 更不認同中國把李登輝、陳水扁拒絕接受「一國兩制」便指為「台獨 」、「分裂主義」的作法。

經過對李、扁在任內言詞的分析,卜睿哲勸中國仔細聽李、扁的談話 ,他們雖嚴詞拒絕「一國兩制」,但並沒有拒絕某種「統一」的可能 性。他認為李登輝卸任後立場轉向激進,但這並不能証明他在任上立 場是「台獨」。李登輝任內的談話,和陳水扁總統的說法,基本上都 沒有關閉兩岸建立某種聯合的可能性。

在這方面,卜睿哲不去爭論台灣是否中國一部份的問題,而是指出核 心問題:「台灣政府」在「中國」這個國家是怎樣的一部份。台灣政 府依蒙地維多協定的國家定義,及克雷斯納的主權論,都符合主權個 體,有效的在台灣地區行使最高、排他的統治權,也能履行對外關係 的義務。要台灣政府以地方政府地位接受「統一」,自無可能。因此 ,他要求中國注意聽陳水扁的話,重新思考「一國兩制」的立場。

但中國是否能作此調整,並未可樂觀,中國可能認為經濟環境和它統 戰分化台灣佔優勢,時間對它有利,並不需要對台灣讓步,而台灣也 可能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終將造成政治、社會大變化,時間站在台灣一 邊。雙方各自堅持的情況,可能造成僵局的持續。但他指出,美國仍 耽心發生意外狀況,希望雙方能對話,如果不能解決問題,至少使局 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