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黨國陰魂癱瘓台灣政局

Posted at — May 30, 2005

黨國陰魂癱瘓台灣政局 王景弘

不論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台灣都是一個「可憐」的國家:它在國際社 會受到中國封殺,還不是一個正常國家; 在國內完成民主化,一切改 革還待進行,卻受到失去政權而不知反省改革的外來政黨封殺,民主 政治運作失常。

內政、外交受到外國和外來政黨的「雙殺」,台灣豈不可憐? 但更令 人扼腕的是國民黨領導人的心態,和國民黨號稱一百萬黨員的不知覺 醒,個人權利慾凌駕台灣民主政治健康發展的全民利益,個人虛榮心 凌駕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最高利益。

在大選中連戰連敗的國民黨,不肯作一個負責任的在野黨,反而濫用 在立法院糾合的多數,不分青紅皂白抵制對國家安全及政府改革與運 作最關重要的法案。不但如此,它的黨主席還率團訪問中國,在接受 「一個中國原則」的條件下與中國達成一些「協議」,回來要求執政 黨執行。

在國民黨獨裁統治下,這種事情不容發生; 在任何正常民主體制下, 這種事情不會發生。但失去政權的國民黨,「黨國」陰魂仍纏住其既 得利益的領導人。不論是內政或外交,國民黨仍在以黨治國,以抵制 改革、癱瘓政局當作執政,推翻國民黨執政時對抗中國矮化、併吞台 灣的策略,並以「聯中制台」,配合中國封殺台灣主權作為其新「路 線」。

國民黨黨國陰魂不散,似乎深植在其黨員及支持者內心,而不能自拔 。他們根本忘了黨與「國」已是兩碼事,國家公權力並不在國民黨手 中,黨只是一個向內政部登記有案的「民間團體」。屬於國民黨這個 「民間團體」,具有公職的兩位最重要成員,應該算立法院長王金平 和台北市長馬英九。

王金平身為憲法規定五院院長之一,地位隆崇,主持國家立法大權, 但他的作為顯然不顧立法院職掌及國家利益,只知聽命自稱「一介平 民」的「民間團體」負責人連戰的意思。連戰並沒有蔣介石、蔣經國 或李登輝還有一頂「總統」的帽子當護符,他只是陽春黨主席,王金 平如此唯諾,難道不是有失立法院長的身份與職責?

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封殺軍購預算及監察院人事案而言,王金平任由 程序委員會少數人濫權,情緒性的抵制如此重要法案,而不思尋求解 除如此不合理議事程序的辦法,明顯是受黨國陰魂纏身,為「圓滑」 保身而怠忽職守。提名監察委員是總統的職責與權力,審查監察委員 提名人是立法院的職責。立法院有否決總統提名人的權力,但沒有拒 絕審核的權力。

行政院有提出預算的職責,立法院有審理預算的職責,事關國家安全 的國防預算,立法院居然可以任程序委員會作威作福,濫權封殺。中 國建軍及對台灣武力威脅日增,立法院卻要封殺國民黨政府時代爭取 多年未果的軍購,這是包括王金平在內的國民黨立委多數意見,還是 連戰及其週圍統派「智囊」的主張?

連戰利用台灣民主體制濫權,行「在野執政」之實,卻到北京污衊台 灣民主。他可以去向胡錦濤交心,「國共和解」,卻不能面對台灣人 民選出的總統,不能與本土政府和解。國民黨執政時,要反共,要保 台,現在卻要聯共,而民進黨政府保台就是國共要聯手對付的「台獨 」。

似乎沒多久以前,國民黨還在強調它是「民主政黨」,沒有「路線」 的問題,只有共產黨才有路線問題。但連戰訪問中國回來,感染共產 黨的權力排場,居然發飆指令有意參選國民黨主席的王金平與馬英九 ,先報告「路線問題」,因為王金平認為國民黨路線有問題,而馬英 九質疑國民黨的「理想」何在,兩人都讓他不放心。

連戰質疑王金平「路線」有問題,指的大概是他的「本土化」路線與 連戰對中國「相見恨晚」的路線不對頭,或有走回「李登輝路線」的 疑慮。連戰要求王、馬交代路線,隱藏兩種可能動機:他要新人保証 繼續「連戰路線」,或屆時在「連核心」勸進聲中,他可以藉口兩人 路線不對頭,自己「勉為其難」,再「連」任黨主席。

國民黨如果真的已經民主化,那麼王、馬競選黨主席,要面對的是有 選舉權黨員,而不只是連戰和幾個既得利益的中常委與擁連「智囊」 。既然要公開、自由競選,王、馬當然要對黨員說明自己對全面問題 的看法。如被召去向意識型態偏離多數黨員的中常會去受審,那絕非 「民主化」的現象。

但受國民黨洗腦成習的王金平,一聽主席訓示,也顧不得立法院長身 份,趕緊撇清與李登輝關係,去示不同意「李登輝路線」。這話只說 明國民黨是有路線問題,只是一個推翻一個。「連戰路線」推翻了「 李登輝路線」、「蔣經國路線」和「蔣介石路線」。兩蔣路線是「反 共」,中共是偽政權,是「賊」、是「匪」,要推翻,至少不與之接 觸、談判、妥協。李登輝路線盛極一時,民主化、本土化、「獨台」 ,替國民黨政權多維繫八年。連戰以去李登輝路線為路線,卻是二戰 二敗,現等而下之,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聯中制台」,在立法 院濫權,為反對而反對,配合中國,企圖把台灣香港化。

多數國民黨黨工、黨員能接受這條連戰路線嗎? 如此連戰路線再走下 去,對國民黨公職候選人當選的機會有幫助嗎? 王金平知道連戰路線 有問題,而以他靠圓滑不表態在列寧政黨起家的性格,能說一句國民 黨應走「本土化」路線已經不錯,但這句話已讓連戰不放心。

國民黨嘲笑陳水扁「變變變」,但國民黨卻不知自己大政方針又何嘗 一貫? 連戰一旦不在其位,「連戰路線」能維持多久? 王、馬如對台 灣有心,他們應勇敢提出一條掃除黨國陰魂,認同台灣,以維護台灣 民主與主權國家地位為最高優先的健康路線。只有如此,國民黨才有 機會贏回選民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