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抱一中:泛藍的「台灣意識」在那裏? 王景弘
中國搞出一套強暴台灣主權,干犯台灣民主與內政的「反國家分裂法 」,國民黨與親民黨領袖的反應不是對中國嚴詞抗議,而是急於撇清 「台灣意識」不等於「台獨」,和「堅持」中華民國憲法的「主權與 領土完整」,對「台灣意識」,「台獨」,「憲法」的主權與領土「 完整」的意涵卻避而不談。
但是,這些老國民黨政客有沒有一般認知的「台灣意識」,並不難檢 驗。中國制定一個「反分裂法」,把主權及治權都非它所有的台灣當 它的一部份,霸道的要談「和平統一」,「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和 「台灣地區」的國際活動空間,而且「授權」軍委會以「非和平方式 」對付「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種不顧事實,指鹿為馬,意圖宰 制台灣人民命運的作為,絕對沒有「台灣意識。」
中國政府當然知道如此強暴行為不得人心,需要在宣傳上找人背書, 於是國民黨所謂「堅守憲法、反對台獨、反對動武、交流促和」,和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絡絡長「反併吞、反台獨、反戰爭、要和平、要 對等、要尊嚴」的聲明,都上了新華社網站頭條,「証明」台灣對「 反分裂法」的「熱烈反應」。國親兩黨的反應,用盡表面上充滿正義 與理性的字眼,但骨子裏卻接受「反分裂法」對台灣最致命的傷害: 「一個中國,台灣主權歸中國。」如此立場,絕非「台灣意識」。
泛藍政客均屬舊國民黨權貴之後輩,他們顯然一直無法理解,或不願 正視台灣主權不屬中國,台灣人民命運不再任人擺佈的強烈堅持。舊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心理與感受的差異,使泛藍政客對「一個中國」這 樣一個扼制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概念缺少敏感性。他們把「一個中國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看得很自然,因為他們與北京共產黨領袖一 樣,仍然停留在「國共內戰」,「中國代表權之戰」這種與台灣人民 無關,無視台灣主體性、台灣人民意願和台灣人民利益的舊思維。
中國要把所謂「台灣問題」說成是「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把 台灣說成是它的「內政」問題,想把台灣強行併吞,這種策略不難瞭 解,因為這是它企圖取得對台灣主權唯一可爭辯的依據。國共內戰其 間和內戰結束,台灣主權並不屬中國,而一九五一年處理終戰問題的 對日本和約,只由日本宣佈放棄對台、澎主權。
台灣主權既未明定歸中國,而自命代表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從 未對台灣有過治權,它想取得對台灣主權只有依其繼承中國法統,和 國民黨錯誤的「法統」之爭,來達成心願。「法統」之爭,國民黨的 「中華民國」在一九七一年被趕出聯合國時澈底失敗,蔣經國極有限 度的調整策略,李登輝則改弦更張,不再作代表權之爭,而務實的主 張台灣自己是一國,並不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中國的合法性。但 中國霸權指控這是「獨台」、「分離主義份子」,因為中國得寸進尺 ,贏了中國「代表權」之爭,下一步便是搶奪台灣主權之爭,於是, 把不屬於它的台灣主權,說成它的主權,硬要把台灣主權國家的行為 ,說是「從中國分裂出去」。
面對中國如此立法,強暴台灣主權,真正有台灣意識者至少應該堅持 台灣現狀就是主權國家,嚴正抗議中國以武力威脅台灣的霸權思想, 反對中國干預台灣人民自由選擇、決定自己國家走向的權利。不論「 台獨」如何定義,中國對台灣主權之爭,定位「統一」,「一個中國 」,反對「台獨勢力」。中國要逼台灣人民在接受「統一」與「台獨 」間作一選擇,選擇「統一」的人,不能算是有台灣意識,而有台灣 意識的人也不能排除任何意義的「台獨」選項。
在不墜入中國圈套,也顧及友邦及地區利益,避免立即直接與中國對 抗的情況下,堅持台灣現狀就是主權國家,目前國號中華民國,其主 權歸二千三百萬人民,是台灣絕大多數人民可以接受,在法理上也站 得住的立場。
這項台灣現狀便是主權獨立國家的立場,並不排除將來台灣人民選擇 中國,或任國家合併的可能性,但台灣人民要堅持的是自己擁有主權 ,和決定台灣未來的權利。台灣人民有選擇被合併之權,自然也有選 擇獨立自主之權。泛藍政客要「反台獨」,不准把「台獨」列為台灣 前途未來選項,那是他們的主張,可以在台灣民主政治過程受檢驗, 但是,對以併吞台灣、反對「台獨」為要務的中國去聲明「反台獨」 ,要與中國合作關閉「台獨」選項,便失去台灣人應有的立場。
國民黨與親民黨的反應不是向中國抗議,而是高舉「反台獨」大旗, 附合中國的調門,在其宣傳網站上獲「高規格」處理。他們共同的「 堅守憲法」,包括所謂國號、主權、領土完整,即使不說明,其附合 所謂「一個中國原則」也是眾所週知,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無中生 有,掠奪台灣主權的工具。依「中華民國現狀」的憲法,只能說是「 中華民國一國」,而不能說是「一中」。不論文字上如何偽飾,中國 的立場都是把台灣視為它的一部份,這在法理與事實上都不合有台灣 意識者的見解。
兩個泛藍黨立場的表述,都把「反獨」配上「反武」,他們把「台獨 」的門關掉,反對中國使用武力,但又阻止台灣軍購,也容許中國逼 台灣投降。反分裂法的重點在中國圖謀台灣主權,兩黨的反應卻避主 權而言他,反勸台灣對中國的強暴行為不要強烈反彈,因為生米己成 熟飯。這種邏輯就是被強暴還不能喊冤、抗議、控告。身受過外來政 權威權統治的人,其感覺與邏輯不可能如此錯亂。
在美國調整對中國政策時代,非經台灣人民選出的國民黨政權還在與 中共爭中國代表權,而採取「一個中國」的錯誤政策,讓尼克森在上 海公報輕易推卸出賣台灣的責任。在威權統治下的錯誤政策,台灣人 民可以說那是強姦民意,但現在台灣民主化,主權在民,台灣已經是 一個民主國家,而非中國一部份的事實,日益受國際社會認知,但對 這樣簡單的事實及立場都不能堅持、不敢堅持的泛藍政黨及政客,還 談什麼台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