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台灣民主演變迫「一中」居守勢

Posted at — Nov 10, 2004

台灣民主演變迫「一中」居守勢 王景弘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聲稱布希重 申美國政府「不會改變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而胡錦濤則表示中國 方面「贊賞美方多次重申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 對台獨的立場。」這則報導透露一個訊息:台灣的民主演變,使錯誤 、不合實際和不尊重民主的「一個中國」政策居於守勢。

面對台灣民主政治的演變,政黨輪替所展現的民意,中國雖然仍以霸 權心態積極運作台灣內部中國黨勢力,與海外不知民主為何物的傳聲 筒在搞「反獨促統」把戲,但它最擔心的還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會因為 台灣民主體制新現實,改變「一個中國」政策,使它對台灣的主權主 張完全落空。

新華社的報導,把布希「不會改變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放在第二段 加以強調,而把胡錦濤的話擺在文尾,正顯出北京擔心布希政府改變 「一個中國」政策。布希的「保証」是中國方面無所失,而台灣方面 無所得,「一個中國」政策至少暫時在原地打轉。中國曾寄望於美國 停止對台灣軍售,企圖要求美國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及對台灣施 壓,逼台灣接受其「一個中國」原則,向北京的「一國兩制」投降, 現在則只求美國保持已經三十幾年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

台灣民主的動力和陳水扁政府對台灣國家定位的聲明,是使「一個中 國」政策居於守勢的主要原因。外界對美國國務卿鮑爾在北京接受鳳 凰電視訪問的談話,只注意他的回答誤用「和平統一」和提到「台灣 不是獨立」,「未享有國家主權」仍是美國政策,而未注意到鳳凰電 視記者問的問題:最近中國方面有點緊張。台灣不斷說「我們不需要 宣佈獨立,因為我們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而且已經有二十六個國家 承認我們」,這問題你有什麼看法?

「鳳凰」是中國電視台,它提到中國方面對台灣國家定位的聲明感到 緊張,這話當非虛言。其實,如看全文,鮑爾回答的第一句話,可能 也讓北京心裡涼掉半截,因為鮑爾說,「他們 (指台灣 )可以那麼說 ,但我們的政策很明確。」換言之,台灣當然有權認定自己是主權國 家,美國承不承認是另一回事。這只是美國政策承不承認,而非台灣 「是不是」國家的問題。如果美國政策改變,它當然可以承認台灣是 一個國一家。也因其如此,陳水扁總統在鮑爾之後隨即強調台灣是一 個獨立主權國家的立場。

過去幾年,「一個中國」政策受到三個主要因素的衝擊,第一是時空 因素:如果從一九四九年算起,這項錯誤的政策已經存在過半個多世 紀,歷經熱戰、冷戰和後冷戰與民主潮。即使從一九七二年尼克森訪 問北京算起,也有三十二年。美國有三十年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府代表中國,現在又有二十五年未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台 灣這個國家。這都是政治權宜與錯誤的作為。

第二是台灣民主演變,和政黨輪替後對國家重新定位:在政黨輪替前 ,國民黨政府執政時代,並未否定過自己是一個「國家」,只是它虛 妄的自稱「代表全中國」,在中國本土建立政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是偽政權。依此定義,中國只有一個,「中華民國」要與「中華人 民共和國」作你死我活的競爭「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到美國不承認 「中華民國」時,蔣經國發表的聲明,最重要的便是強調「中華民國 」仍是「主權國家」。但依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中華民國」 並不是一個「國」,而是一個政府,這個政府既未控制中國,其他國 家也不承認它是「代表」中國,它不再重新定位,便成歷史。

「國」、「共」兩個政府在爭中國代表權時,台灣人民並沒有發言權 ,直到李登輝以第一位台灣人出任總統,才有務實作法,不與中華人 民共和國爭中國代表權,主張台灣與中國應建立國與國關係。迨本土 政黨執政,台灣的國家定位更明確,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與李登 輝的「國與國關係」相呼應,並進一步把台灣與「中華民國」視為相 等的名稱,台灣這個國家的現行正式稱號是「中華民國」,它的領土 及人民只限於二千三百萬人居住的台灣、澎湖、金、馬地區,國家主 權歸二千三百萬人民所有。

經過民主程序,人民的選擇,政黨的輪替,「中華民國」政府的性質 已完全改變,這是不爭的事實,而經過如此民主程序,台灣人民取得 日本在舊金山和約宣佈放棄的台灣「主權」,建立自己的國家,也是 聯合國政治、人權條約的精神所在。李登輝宣佈台灣主權在民,和陳 水扁一再聲明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都建立在強有力的法理與政 治基礎上。如此依民主演變而來的新立場,都衝擊時空皆錯的「一個 中國」政策。

第三是台灣民間的「正名運動」:「中華民國」政府性質及代表性雖 已改變,但一個代表台灣的政府卻頂著「中華」或「中國」的名義, 不但在國際間發生混淆,而且陷入「一個中國」的圈套。政府既宣佈 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簡稱為台灣,則改變正式稱號,俾更合實 際,便成人民覺醒運動。因為中國與美國的打壓,使正名運動獲更大 凝聚力。中國認為「中華民國」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 不肯再稱台灣為「中華民國」; 它一天到晚喊「台灣同胞」,「台商 」,「台灣當局」,卻又說「正名」運動是「台獨」,台灣的名稱不 能叫「台灣」。美國假仙,自己駐台灣的機構叫「美國在台灣協會」 ,卻又對「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正名「台灣」的問題有意見。美 、中如此非理性的壓制台灣民主演變,只有造成台灣正名、建國運動 更強力成長。

美國與中國在過去四年都未認真看待這些轉變,他們聽信舊國民敗將 的遊說,以為陳水扁只是「意外」當選的總統,國民黨連、宋一「合 」便可奪回政權。但台灣人民的覺醒,粉碎如此夢想,而台灣是主權 國家的立場,已是台灣絕大多數人民的主張。如此一來,美國便面臨 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或繼續漠視台灣民主,維持虛構之錯誤政策 的兩難。中國擔心者便是美國順應變局,放棄「一個中國」政策,它 急切需要美國保証「政策未變」。美國在台灣民主演變下,即使還不 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它也無法再強迫台灣不能主張自己是一個主權 國家。「一個中國」政策在台灣民主進程中,將繼續受到更嚴峻的挑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