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要約制台灣的「參議員」 王景弘
台灣立法委員的英文名片,所用名銜五花八門,有人仿照美國兩院制 的名銜,採用「參議員」 (Senator),以示與功能性國民大會代表有 別,而且依美國體制,參議員代表全州,比眾議員 (Representative)資深,更具影響力。
立法院有些委員的學識、經歷,為國家、為選民奉獻的熱忱,和受人 尊重,可以用「參議員」之銜而無愧,但有許多立法委員實在夠不上 美國參議員的條件與地位,其言行、作為甚至是笑話。
美國的參議員有一大部份職責是立法,它的成員絕大多數出身法律專 業。因為一個州只有兩名參議員,他們的選區是全州性,參議員通常 是當過州長或聯邦眾議員的資深政治人物出馬。不論是州長出身或眾 議員出身,他們對立法程序、政治運作規範、自己所代表的選區利益 和國家利益都已經有充份掌握,這種條件絕非台灣大多數立法委員所 能比。
美國政治人物,參議員也好,眾議員也好,行政部門政務官也好,基 本上不是在過官癮,而是對社會、國家的奉獻。他們大部份人如果留 在民間機構,都拿更高物質上的待遇,參加公職通常是減薪,對國家 作一段時間的奉獻。也有人把參議員當成終身職務,但那要選民的信 任,和他們對立法工作的敬業,絕非掛個參議員名義,經營自己生意 。參議員有自己的行銀、交易所、企業、或掛名董事,為人營利,那 是不可思議的事。
要對國家、社會作出奉獻,那是表示個人已經具備作奉獻的條件。參 議員未必樣樣專精,他們可以找專家咨商,聽取政府內外專家的意見 ,但沒聽說過美國參議員既要應付每天的立法工作,還「抽空」出去 修讀學位,甚至到「敵國」學校讀書的笑話。選民選出的立法委員, 上任就要擔起國家立法大計,豈能選學識不足的人,去當工讀生?
美國參議員的言行,不但表現自己的素養,也代表一個州的水平,和 一個民主國家嚴肅討論國家大事、人民生計的典範。理性辯論需要平 實的內容和表達的誠懇態度,而非自以為是,異議皆非的吵架罵街。 美國參議員受人尊重,他們言之有物,說話有分寸,對問題持有立場 ,也能為自己立場作嚴肅的辯護,不像台灣的政治「名嘴」,以狡詐 油滑,言不及義為能事,談話不是像藝人便淪為所謂「媒體人」。
為什麼台灣的「參議員」沈淪至此? 從歷史上來看,最重要的是台灣 沒有民主的傳統,而新的規則尚未建立。在長期的威權統治下,台灣 的「民意代表」只限於地方政治,而國民黨所挑的地方政治人物,大 半是以地方派系、角頭為主,書生型的台灣人可以進入行政部門當公 務員,也不願去搞選舉。
民主化後,這種讀書人不當民代的觀念略有改變,但地方角頭已成型 ,地方政治家族已生根,書生要競選「參議員」,既無錢,又乏人抬 轎,即使有心奉獻也無能為力。立法委員角頭型居多,整體素質、條 件便有問題,讀書人就是以「全國不分區」身份成為「參議員」,聲 音也不敵不夠專業的「民代」型立法委員,致具有奉獻、專業、理性 、有效率立法的傳統還不能建立。
台灣的「參議員」會成菜市場式的拍賣與罵街,一方面有自己素養的 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現有體制缺少約束的機制。如果「參議員」自己 不知約束自己、尊重自己,那要使「參議員」不離譜,只有靠選民和 體制來約束。
約束「參議員」,最重要的有三種力量,其一是行政部門的領導,能 軟硬兼施,有葫蘿蔔,有大棍子,來節制「參議員」言行。但當前國 會野大朝小,執政者投鼠忌器,對胡鬧者不敢記帳,不敢整頓,對支 持者也無獎賞,政治操作的遊戲規則建立不起來。其二是媒體能以超 然、客觀、站在長遠國家、社會利益來監督「參議員」言行。不幸的 是威權統治時代的媒體已經習慣於沒有是非的政治鬥爭,和保護其特 定群體的利益,喪失媒體應有的立場,與同質「參議員」一起淪落。
這兩股約束力量不彰,那只有靠制度改革與選民的覺醒來約束。目前 台灣實行的複數選區制度,是產生國會亂象最基本的原因。複數選區 不是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比較,而是靠個人經營、把握四萬到五萬票的 支持便可當選。如此選法,使候選人容易走偏鋒,投其基本選民所好 便可,不必擔心被「對手」比下去。這樣選出的「參議員」,代表性 也不明確,這是最落伍的一種選舉方式。
原來各黨均同意的國會改革,立委人數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基本 上可以從制度的層面,減少目前的亂象。人數減半不但是節省國家開 支,而且是需要更大選區,更多人口才能選出一個立法委員,在司法 獨立與政黨監督制衡下,靠買票當選的可能性降低。一個選區只選出 一個立法委員,候選人的個人條件要受更多的評比,而政黨的認同也 可以成為競爭因素。這種選舉方式,使各政黨會更謹慎推出條件最優 的候選人,而角頭型要自己參選成功的機會便減少,對建立政黨良性 競爭有重要作用。
當然,最具關鍵作用的還是選民的覺醒,監督自己選區立委,到改選 時算帳。誰工作效率不彰,誰只知作秀搗蛋,誰把立委當營私工具, 誰不認同國家,誰品德有問題,都是決定是否投票續「聘」的標準。 值得慶幸的是在今年大選後,選民已有相當程度的覺醒,高度厭惡暴 力、流氓型,不尊重遊戲規則的政客。選民應有更積極作為,促成國 會體制改革,讓頭家在選舉時發揮真正挑選立法委員,把國會導向正 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