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開口‧紅藍同調 王景弘
布希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萊斯訪問北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把持 軍權不放,要作太上皇的江澤民,口徑一致,指責美國對台灣出售先 進武器。江澤民搬出「嚴重關切與不滿」的字眼,也口吐「中國不會 坐視」這種威脅,胡錦濤則依樣背稿,要求美國信守承諾,「不要對 台灣當局送出錯誤訊息」。
胡江如此開口,態度、措詞輕重有別,目標卻一致,紐約時報引述美 方隨行官員的解讀稱,江澤民給人的印象是中國內部還未能對因應陳 水扁總統的策略達成共同意見。
外界多把江澤民與胡錦濤談話的輕重,解釋為中國內部權力鬥爭,江 澤民企圖以強硬姿態,反應軍方勢力,以保住其軍委會主席職務。但 這種說法反而忽略了中國應付美國人的傳統策略:紅臉白臉、一冷一 熱,把對方弄得神鬼魂顛倒。
萊斯並未被弄糊塗,她不是「中國」事務專家,但她能夠以美國立場 作基礎,明確把美國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告訴北京領導人,反而比 一些中國通含糊其詞應付,可以使北京得到更清楚的訊息。
在美國政策未變之前,萊斯會向中國重申現有承諾當無疑問。中國官 方新華社報導稱,萊斯告訴胡錦濤,布希總統瞭解「台灣問題」的敏 感性,會遵守承諾,採取「一個中國」政策,遵行三項聯合公報,不 支持「台灣獨立」。這是舊話,而且未報導萊斯以「台灣關係法」的 義務反駁中國要求的重點。
實際上,據紐約時報執導,萊斯北京行,在應付所謂「台灣問題」的 訊息很明確:第一,美國所能做的是繼續約束台灣信守其承諾,不要 採取行動改變現狀; 第二,美國所不能做的是減少對台灣軍售; 第三 ,中國應與陳水扁政府對話,中國堅持「一個中國」作為對話前提, 對恢復雙邊對話「沒有幫助」。
這三個訊息以要求中國重新思考「一中」的預設前提最具新義。美國 顯然已經更瞭解「一中」原則會改變台灣「現狀」,也即對台灣主張 自己是主權國家地位的致命創傷。美國瞭解不願對話的並非台灣,只 是台灣不能接受喪失主權國家現狀的條件去對話,而美國也不能逼台 灣採取自毀主權國家立場的對話條件。在布希總統的反對「片面改變 現狀」政策宣示下,這是對現狀的另一界定:現狀並非「一中」。
至於中國方面向萊斯傳達的兩項要求,即不出售先進武器給台灣,和 不要對台灣傳遞錯誤訊息,其令人注意不在其新鮮,而在其與台灣泛 藍政客立場的「巧合」。泛藍政客對外宣傳及到美國遊說,正是集中 在這兩個要點上。
當然,泛藍政客最激進者主張接受中國的「一中原則」,喪失主權國 家地位在所不惜,以「節省軍費」,消除台海「緊張」,不必當「凱 子」,但多數採取間接手段,要達到台灣拒買美國軍備,走向接受中 國「一國兩制」的主張。這套手法便以替人民守荷包為由,挑剔美國 軍備定價太高,台灣被當「凱子」,或提出「潛艦國造」以攔阻購買 潛艦,或稱台灣購買先進武器會引起台海軍備競賽,台灣在中國「崛 起」之際,沒有本錢與中國軍備競賽。
泛藍政客一面指責民進黨當政,與美國關係惡化,但如此「惡化」的 關係,美國卻願意出售國民黨執政時代所不肯出售的先進軍備給台灣 ,這種關係不能說「很壞」,至少不能說比國民黨執政時期壞。現在 美國同意出售先進武器,包括「攻擊性」軍備給台灣,在野的泛藍政 客卻換一副嘴臉,要「反美」,寧可與中國「妥協」,不要花軍備的 錢。
政府及民意代表對美國軍備報價不合理,當根據事實、數據力爭,而 不是信口開河,情緒化的指罵。胡江要求美國不要出售先進軍備給台 灣,那是明的講,泛藍政客不敢明著講,便以價格、「民族情緒」、 向美國交「保護費」等惡毐語言攻擊國防採購,要阻礙軍售進行,這 並不是討論國家安全嚴肅議題應有的負責任做法。
泛藍政客要求美國不要給陳水扁傳遞「錯誤訊息」,與胡錦濤的說法 如出一轍。這種說法是標準自我中心、自以為是的心態。陳水扁是任 上的總統,美國喜不喜歡他,都是以他的政府為正式交往對手,在野 政客如何知道美國傳遞的訊息是「錯誤訊息」?
持如此論調者認為美國出售先進軍備是錯誤訊息,高規格接待陳水扁 過境是錯誤訊息,對台灣的安全承諾是錯誤訊息,因為陳水扁得到如 此「錯誤訊息」所以更「大膽搞台獨」。果然如此,陳水扁在今年就 職演說中就不必那麼費心思,要重申保証,說一些讓基本支持者感到 不悅的話。
美國給陳水扁的訊息非常明確,陳水扁對美方訊息的解讀也很精確。 問題出在北京及泛藍政客對美國政策的解讀,仍停留在主觀、報喜不 報憂的階段。柯林頓總統的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告訴當時外交部長錢其 琛,美國政府立場反對李登輝訪美,「但是」這項立場在國會很不得 人心。錢其琛只報告前半句,卻不重視「但是」的玄機。布希政府內 部對因應中國及台灣事務意見仍有分歧,但基本訊息是明確的,美國 利益也是明確的。美國對陳水扁就職演說的陳述感到滿意,但中國和 一些泛藍政客卻咆哮不已,其問題出在他們看錯美國的訊息,而不是 美國給陳水扁送出錯誤訊息。
中國領導人與泛藍政客論調的巧合,更容易讓台灣選民看清楚花言巧 語的背後,潛藏多少危害台灣國家安全利益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