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的信譽與責任 王景弘
因為記者抄襲、編造訪問談話引發風暴,紐約時報總編輯萊恩和編輯 主任柏依被迫去職。記者造假並不是這兩位編輯部領導人的指使,但 紐約時報老闆沙茲柏格壯士斷腕,為的是紐約時報的信譽與責任。
不論是在美國或國際社會,要瞭解美國及國際政治、經濟動向,不能 不看紐約時報。駐華府的各國外交官,閱讀紐約時報是每天第一件大 事。華盛頓郵報雖在華府本地發行,過去十幾年水準也提升,但論品 質及威權性,仍遜紐約時報一籌。
在它一百五十二年的歷史上,紐約時報已經建立它的公平、客觀、深 入、正確可靠的信譽。它的言論立場傾向自由派,但它的言論版作者 自由派、保守派兼容並包,新聞維持事實報導,與意見嚴格區分。如 此經年累月建立的信譽,使它成為美國新聞界的標竿,它的總編輯被 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新聞工作者」。
萊恩與柏依領導紐約時報編務不到兩年,趕上九一一恐怖攻擊,阿富 汗戰爭及伊拉克戰爭,去年便以九一一的採訪報導獲六項普立茲新聞 獎,而且創下紐約時報一年得七項普立茲新聞獎的紀錄。但他們手下 兩名愛將違反專業與倫理的不名譽事件,直接衝擊紐約時報得來不易 的信譽,也造成他們下台的後果。
紐約時報二十七歲的年輕記者布萊爾,被發現抄襲、編撰訪問談話而 辭職。紐約時報為此以四個版面刊出一萬四千字長文,交代布萊爾過 去幾年不誠實的報導,原以為風波可以平息,紐約時報勇於負責的表 現可以保住信譽。但是報紙內外批評不斷,萊恩與柏依的作為受到嚴 重質疑,五月二十三日,紐約時報又承認另一名得過普立茲新聞獎的 大牌記者布瑞格,把實習記者採訪的材料攬為己有,自己掛名寫特別 報導的不誠實事件。
布萊爾和布瑞格兩人都是萊恩與柏依的愛將,出此紕漏,更留人把柄 ,紐約時報內部更有人指責萊恩與柏依領導風格獨斷,縱容布萊爾, 破例提拔愛將,內部怨言不絕。
布萊爾在紐約時報平步青雲,可謂異數,他在馬里蘭大學新聞系並未 畢業,以實習生進入紐約時報,沒幾年便獲升任全國性新聞記者。他 是「非洲裔」,又是紐約時報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編輯主任柏依所 全力提拔,對同事開口閉口賣弄他與柏依關係如何如何。他的寫作不 錯,但報導被更正次數極多,其可信性已受編輯懷疑,如果是別人可 能早被炒魷魚,他卻成明星記者,紐約時報內外的解讀都與保障少數 族裔有關。
因為個人族裔關係,或為保障少數族裔而犧牲正確的基本原則,不是 紐約時報以信譽為重的報紙所能容許。但在布萊爾辭職後紐約時報內 部及外界對萊恩與柏依的批評不止於此,而其最嚴重者在利用新聞的 炒作,以配合其言論立場。
最明顯的兩個例子:第一,紐約時報主張高爾夫球名人賽的奧古斯搭 球場,應該打破純男人俱樂部的傳統,接受女性會員。它不但在社論 中作此主張,而且動用第一版和體育版刊出十二篇配合社論立場的報 導,並壓下兩篇立場相反的專欄。第二,紐約時報反對伊拉克戰爭, 華盛頓郵報支持對伊拉克用兵,但華盛頓郵報並沒有炒作支持用兵的 新聞,而紐約時報便全力報導反戰新聞及論點。
抄襲及偽造訪問談話,那是詐欺行為,新聞專業的禁忌。紐約時報的 編輯因為其他考量而未杜絕如此欺騙讀者之行為,那是嚴重過失。運 作新聞以支持報社立場,也失去報紙的公正性,和新聞與意見分清界 線的傳統原則。
如果以紐約時報把信譽當報紙生命,對社會認真負責的態度,適用到 台灣報界,可能被辭退的總編輯滿街走,應該引咎退休的老闆也可以 成群結隊。
在威權統治時代,台灣媒體曾因為「報導事實」,違反國民黨政府禁 令,刊載有違國民黨利益的「正確」新聞而被罰。在民主化,新聞、 言論自由之後,那些作過國民黨傳聲筒的媒體,不知善用自由,建立 信譽,盡起對社會的責任,反以炒作、誤導、編造和配合其言論立場 為能事。
這些媒體動輒以「據說」,「消息來源」,「權威消息人士」,「中 國權威人士」,「北京消息人士」,炒作新聞。最惡質的當然是引述 沒有新聞自由,政治、社會不透明,凡事列為國家機密的「中國政府 官員」,「消息人士」談話,來對台灣進行恐嚇、統戰。對這些八卦 「新聞」,北京不會去否認,但總編輯或負責的編輯是否盡到責任, 問清楚「不透露姓名」的消息來源是誰? 或者這些「負責人」也不負 責任的讓記者去瀾編故事,毫無節制?
台灣傳統對「讀書人」很敬重,也很信任「白紙黑字」,把需要花錢 印出來的文字,都信以為真,結果便養成不獨立思考的習性,容易成 為宣傳攻勢與誤導伎倆的受害者。媒體不重信譽,不知責任,對媒體 這個行業和對社會都會造成嚴重傷害。
台灣要走上和諧,有秩序的民主與法治體制,必需強調信譽與責任。 不論是政客、個人或媒體整天胡言亂語,說謊不必負責任,說錯話不 必道歉更正,也沒有後果,反以政治迫害、言論自由搪塞,這是社會 的墮落,人與人信任關係的消失。
媒體有守門人的角色,對維持社會價值、行為規範,伸張正義,傳佈 正確消息責有重要責任。令人遺憾的是原來以「反共」為大業的媒體 ,現在變成不分清紅皂白,不分事實與虛構的「親共反台」,唱衰台 灣。
在不講信譽與責任的歪風中,陸軍官校施展鐵腕,開除五名考試舞弊 學生,令人耳目一新。軍隊過去常被攻擊為腐化,保守,國民黨和個 人工具,最不知改革,但是,過去幾年,軍隊改革的腳步最快、最穩 健。軍隊不但國家化,而且對未來軍官的養成,澈底要求誠實、榮譽 與責任。
有些學生家長,和一些立法委員,居然還有臉幫被開除的學生「請命 」、抗爭,要求再給他們一次機會,這種不知榮譽與責任為何物的作 為,是今天台灣的亂源。台灣社會要進步,需要政客、媒體、教育各 界以榮譽、信譽與責任為重,陸軍官校堅持榮譽和紀律的原則,抗拒 政客的壓力,是台灣社會進步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