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連戰「九代無降論」 沈嘉雄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南下,到他沒有住過的「故鄉」台南訪問, 鄭重其事的拍胸保証,他們家族在台灣已經有九代,沒有「投降」這 種事。自認是研究政治思想的連戰,又創下「九代無降」的高論。
競選總統主要是當事人的條件,沒有特別必要去禍延祖上,但連戰自 己提出連家在台灣居住九代,故不會蒙上「投降」罪名,那別人便有 理由把他的九代無降之說拿出來討論,其間不免會對他家祖先有所不 敬。
連戰的談話,目的在反駁陳水扁批他京行之計畫是投降之旅。對如此 指責最有力反駁是用事實認明自己對台灣的認同,嚴詞抗拒中國併吞 的意圖。不敢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而還在擁抱「一個中國 」舊夢,便難以証明他的無降立場。
連家在台灣住九代,並不能作為他不會「投降」的保証。如果他九代 無降的理論可以成立,則死拉活拖要與他搭擋競選的宋楚瑜便有投降 的危險,因為宋楚瑜在台灣還是第一代。一個不會投降的人,拉一個 會投降的人作伴,如此組合豈非危險萬狀。
同樣道理,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在台灣第一代的陳師孟會有「投降」的 事,我們甚至相信陳師孟一代不降,比連戰九代不降更可靠。降不降 是認同問題,是意識型態問題,與世居幾代無關,連戰九代不降論不 通。
再檢驗事實又如何。連戰在一九九六年競選副總統時,由槍手寫一本 塗脂抹粉的傳記:我心永平 – 連戰從政之路。這本書提到他的家世 ,如非他提供的資料,也是他所認可。抄幾段來討論連家九代有無投 降記錄。
「我」書稱連家在「明亡以後,渡海來台」,傳到連雅堂時已是來台 七世。且不論連家是依馬關條約出售家產回中國,或家產被日本「徵 收」,連雅堂是搭安平駛出的最後一班船「內渡大陸」。這幾句話, 如果說連家沒有「降」清,沒有「降」日那是說不通的,至少是「降 」清。
書中又說,民國三年,連雅堂向北京政府提出申請恢復「中國國籍」 的呈文。這話似乎說明連雅堂也「降」過日,接受日本國籍,否則如 果他在馬關條約兩年緩衝期內離開台灣,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連雅堂雖「回歸」中國,但在一九一九年又到台灣,一九二六年「回 」中國,第二年又到台灣。這究竟是何身份,書中並未交代。書中所 稱連戰之父連震東「早年隨父遊學東瀛,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科,返 台初在台灣民報當記者,後遵父命赴大陸追隨 (國民黨 )黨國元老張 繼先生。」「對日抗戰將起時,張繼老叮囑連震東應即放棄日本籍, 返回國籍。」
這幾句話不正說明連震東「降」過日,取得日本國籍,然後在國民黨 的奉勸下,才放棄日本國籍,「回復中國國籍」。「回復中國」國籍 ,可以說是「回歸」,但也可視為「投降」的一種。連家祖先國籍如 此番來復去,何者為「投降」,何者為「回歸」,也費猜疑。
連戰生在中國,其「中國」國籍當無問題,但他如堅不認同台灣這個 新的國家,而仍心存「中國」,要「回歸」中國國籍,那便很嚴重。 對他和他的祖先來說,那可能都不是「投降」,但對認同台灣的人來 說,「回歸」中國和投降並沒有差別,一樣是喪失當家作主與主權國 家的地位,成為亡國之人。「九代不降」論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