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人事同意權不是搞政爭

Posted at — Jun 17, 2002

人事同意權不是搞政爭 王景弘

立法院將對考試院正副院長、考試委員、大法官等一大票人事任命案 行使同意權,其中以考試院院長提名人姚嘉文是否過關最受矚目,因 為在野黨已經擺威風在前,放話表示保留。

立法院的人事同意權,旨在防範總統用人之浮濫或偏頗,如誠實使用 ,不以黨派利益或鬥爭為目的,實有助於避免發生品德操守、能力有 問題者出任要職,但如將同意權當作黨爭工具,則會變成立法部門的 濫權,與總統可能的濫權同樣不可取。

美國沒有奇特的「考試院」,自無考試院長任命同意的事例可比,但 美國國會參院要對內閣部長、各部之高層政治任命、駐外使節、聯邦 法官行使同意權。參院並未必對總統提名人,自動同意,他們有時也 會因為獲提名人的操守、能力或政策取向,而提出反對。但一般而言 ,被迫撤回提名,或在同意投票中受挫者極少。

過去的案例,比較容易發生問題的是聯邦法官的任命。因為保守派和 自由派及其他利益團體,對可能獲任命的聯邦法官過去在特定問題上 的立場非常在意,例如反墮胎團體注意可能提名人在墮胎問題上的立 場,民權團體注意他們在人權判決上的案例,婦女團體注意他們在男 女平權問題上的取向。這些利益團體會對參院議員遊說,抗拒特定候 選人,或要求他們在特定問題上表態。

獲提名的行政部門官員,可能受刁難的是利益衝突、操守、品德的問 題。柯林頓最早提出的兩名司法部長人選都有未替家僕報稅的問題, 知法犯法,不適合當司法部長。老布希原提名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 陶爾出任國防部長,參院對他們自己老同僚出任要職,照說應是全力 支持,但陶爾得罪人不少,又被其老同事抓到有酗酒的把柄,參院認 為他如此老病,無法應付國防部業務。

這幾個案例並非黨派立場的對決,而是同意權的適當使用。美國參院 雖未必對總統提名人百分之百照單全收,但基本上他們還是遵重總統 的人事任命,而總統也不會提出太離譜的人選,因為他雖有提名權, 卻也有無法推脫的政治責任。

立法院對同意權所持的態度,明顯仍以黨派立場為出發點。在野黨時 而喊責任政治,執政缺失的責任要總統負責,但另一方面卻又以黨派 立場和在立法院的形勢,要抵制總統的人事權,結果可能是執政黨施 政困難,在野黨有左右政治任命的大權,卻不必負責任,大失憲法的 立意。

立法院在野黨對姚嘉文的挑剔,只突出台灣政治不願人家好,不希望 好的人出頭,和自以為是的政治文化。對他私生活的指責,當事人否 認,而指控者並拿不出証據。在國民黨灌輸教育下出來的立委,還以 姚嘉文主張台灣獨立,不適合任考試院長。

在台灣的民主體制下,主張台灣獨立、中華民國獨立、台灣與美國合 併、台灣與中國合併、台灣與菲律賓合併等各種可能發展,都只是言 論自由的一部份,個人願意信奉那一條,完全是個人自由。考試院管 不著這些國家定位的業務,也不能對這些可能選擇有所決定。

立法委員拿這個問題刁難姚嘉文,其實搞錯對象,他們最應該質問的 是自己的國家定位,有沒有對選民交代清楚。不論是「中華民國」改 變成一個新的國家,或與任何一個國家合併,除非是選民公投,否則 改變憲法,有一半是立法院的責任,考試院毫無置喙的餘地。

但很明顯的立法院有主張與中國合併者,也有主張台灣維持獨立者, 其中有人在這個問題上向選民有過交代,但多的是含糊混過,不敢表 態,而也沒有人說主張台灣獨立者,或主張與中國合併者不能當立法 委員。對國家定位負重大責任的立法院組成如此,它的成員憑什麼對 不管國家定位之考試院長提名人的政治主張大吼大叫?

如此大吼大叫者,不外是當年大喊「反攻大陸」、「消滅共匪」和「 中華民國萬歲」者同一黨派人物。一失去政權,口號喊的最響的這些 人於今何在? 多的是在「匪區」「為虎作倀」。不入「匪區」者,既 不能再喊「反攻大陸」當政治本錢,只有拿國民黨認為已經被它的宣 傳「污名化」的「台獨」來痛批,當做新的政治籌碼。

但是,不論是「反攻大陸」或「反台獨」,「二反」都突出這個黨派 缺少對台灣的認同與熱愛,他們從「反外」公然轉變成「反內」,還 想藉此騙取選票。這兩個口號可騙人於一時,卻不可以騙人於久遠。 以立場「台獨」為由來阻撓姚嘉文任命的人,只是為反對而反對,拿 出「反台獨」口號來搞政治鬥爭,其結果將和「反攻大陸」的口號一 樣被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