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沃佛維茨的措詞 王景弘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佛維茨,在回答台灣媒體有美國對台灣政策問題 的回答,又被拿來依意識型態斷章取義加以解釋。其實,這些解釋根 本未看清楚沃佛維茨談話的性質、場合與內容。
沃佛維茨有沒有說「美國反對台灣獨立」? 他的回答應屬否定,因為 他的答案必需對照問是來看。台灣媒體記者問他的問題,先自己套一 個帽子:「在美國對台灣政策方面,我們經常聽到美國反對台灣獨立 ,同時也強調反對使用武力。」本質上這就是一個圈套:美國「反對 」使用武力沒錯,但美國並非如問題所稱「反對」台灣獨立,而是「 不支持」,或「不主張」台灣獨立。兩者輕重有所分別。
但問題如此陳述,對回答問題的沃佛維茨,可能便發生引導的作用, 隨著提問者使用「反對」,而非官方的「不支持」,「不主張」之措 詞。這重情形對突然被詢及非自己主管業務之官員,常會發生。
但再細看沃佛維茨的回答,他提到所謂「美國反對台灣獨立」的措詞 是「我只是認為那是我們反對台灣獨立的另一種說法」。這話很清楚 的表示他不願使用「反對台灣獨立」的說法,而用更多的文字說明「 美國沒有意願使台灣與大陸分離」。
台灣媒體記者的問題是要求沃佛維茨再說明「美國沒有意願使台灣與 大陸分離」的意思,他指發問記者已經把立場說得很清楚,「我也把 立場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再重述,而使它更模糊。」
如此對照看,才能看清楚沃佛維茨的用意,和用了「反對台灣獨立」 之詞,記者說了立場,沃佛維茨也用了他自己的語言說明了美國的立 場,但他要使用的語言並不是「反對台灣獨立」,而是「沒有意願使 台灣與大陸分離」。
「沒有意願使台灣與大陸分離」,自然也是一句空話,無法再清楚去 解釋,沃佛維茨當然也無意去解釋,因為就目前而言,台灣與中國大 陸處於分離狀態是事實。
沃佛維茨是國防部鷹派人物,在擔任助理國務卿及國防部次長任內對 台灣極度友好。他在國防部主管業務涉及對台灣軍售,但是,在對台 灣政策上他並不是發言人。美國政策改變,不會由他出面陳述,也不 是在這種他並不想多談的場合去陳述。
柯林頓在上海公開提及所謂「三不」,事後被國會追究,他只能搬出 早在尼克森時代便有此承諾。尼克森與周恩來的會談記錄顯示尼克森 確實對周恩來「保証」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但在布希政府批柯林頓錯誤及軟弱,並不再提「三不」之際,硬說 布希政府政策「改變」,開始用「反對台灣獨立」,那明顯是違反政 策走向的解釋。
對美國利益而言,一般可以瞭解華府不希望台灣與中國之間有任何片 面動作,引起台海緊張或衝突。台灣保持事實獨立已經超過半個世紀 ,這是美國已經接受的現實,而且也相安無事。美國不希望如此現狀 ,突然被片面打破,不論是中國對台灣使用武力,或台灣對中國使用 武力,乃致台灣以大動作「宣佈獨立」,都不是美國所能支持。
美國打出保障台灣保持無限期事實獨立的王牌,在於強調台海主權爭 執應以和平方式解決,而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有台灣關係法的規定的義 務。美國有其「一個中國」政策,但它也無法使「一個中國」成為事 實,它所能做的只是不對台灣作外交承認。在美國未對台灣做外交承 認,或承認北京對台灣的主權之前,美國都可以說它的政策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