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特稿:鮑爾論中國政策:堅定與明確

Posted at — Jan 18, 2001

華盛頓特派員王景弘/特稿

美國新總統布希提名的國務卿人選鮑爾將軍,在任命聽証上有關中國 政策的陳述,堅定與明確,並兼顧兩岸的期望,如此立場,至少在新 政府在所謂台海問題上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爭紛。

鮑爾出身軍旅,但擔任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他對世局熟悉,而措詞 帶有軍中習慣的簡潔了當。他在中國政策上的陳述顧及問題的敏感性 ,也顧及處理與北京交往極關重要的堅定與明確立場。

美國的中國政策有它的持續性,而其一直未變的兩大原則是所謂「一 個中國」政策,和兩岸的和平解決。美國依台灣關係法維護台灣安全 ,而在柯林頓政府任內鼓勵兩岸對話。這些原則在歷任政府都曾用不 同的措詞表達。鮑爾的說詞與柯林頓政府略有不同,但最重要的是他 用詞的堅定與明確。

在柯林頓政府任內,羅德用了所謂「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 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對美國與中共三項聯合公報措詞的不當簡 化。如此簡化對台灣較不利。鮑爾的用法,基本上回到三項公報的用 法,即美國「長期認知只有一個中國的看法。在這方面,台灣是中國 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如何解決對此看法的分歧,由他們 去決定,只要武力不是其解決辦法即可。」

北京可以把這段話當作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但鮑爾的措詞很明確 的把「中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區隔,也承認「中華人民共和 國」與「台灣」在「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之看法上有 分歧。如何解決分歧,由雙方自己和平解決。

鮑爾重申依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的必要防衛性武器,但他在陳述一個 中國的立場後,最重要的是以更明確的言詞,表明美國對「和平解決 」分歧的立場:「美國預期並要求一種和平解決,一種台海兩岸人民 均能接受的解決。這是我們強力主張的基本則,這一點應該絕對清楚 。」

解決分歧的辦法需要台海兩岸人民的同意,是民主與和平解決的原則 ,其含意即雙方都有否決權,唯一可能的解決結果是兩岸有共識。如 此立場再加上美國對台灣安全的保障,最可能的結果是維持現狀,而 任何「統合」或某種型式的結合都需要雙方作必要的妥協。

鮑爾的証詞與柯林頓政府政策說法,最明顯的另一差別在於鮑爾沒有 再提促兩岸恢復對話。現任主管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陸士達在臨別的 演說中,曾對北京以統戰策略應付台灣,而不與新政府對話是一項錯 誤,這話顯出華府對台北的同情。華府「促談」的立場,常被解釋為 對台北的壓力,但實際上困難出在北京以台北接受其主張為復談條件 ,鮑爾承認兩岸對解釋「一個中國」之觀點的分歧,但只重申和平方 式是美國的「預期與要求」,而不公開強調「促談」,對台北可視為 較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