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特派員王景弘/特稿
美國政權轉移還在過渡期間,但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趕在小 布希就職前便要訪問台北,如此安排自不免引起一些揣測,不過美方 人士強調,卜睿哲此行只是「例行訪問」。
如此例行訪問,自然有別於他去年三月下旬總統大選後,與前國會議 員哈密爾頓赴台北,說明美國立場及瞭解陳水扁意向的專程訪問,也 有別於五月二十日專程參加新任總統、副總統的就職大典。因為五月 的專程訪問,停留時間及會晤的人都有限,在經過大半年之後,卜睿 哲希望能與台灣各方面領袖會晤,討論廣泛的議題。
過去七個多月來,陳水扁主政,朝野角色易位,政策爭辯與政治角力 糾纏不清,閣揆已經易人,罷免總統案也列入登記,核四之爭仍未了 ,兩岸對話尚無進展,倒是小三通先行,兩岸關係朝緩和的方向邁進 一步,但在各政黨仍在分解與重新組合之中,如此演變對台灣長程的 政局具有何種意義,這都是美國所關心的問題。
台灣政局顯示的霧煞煞,卜睿哲「例行訪問」的廣泛接觸,主要便是 探些虛實,摸摸各黨派的底。如果被問得緊,他可能也會以政策的持 續性,來澆台灣對布希新政府可能過高之期望的冷水。
不過,美國體制分明,政界也嚴守任何一定時間只有一位美國總統的 分寸,布希政府尚未接掌政權,鮑爾的國務院主要幹部也還在層層物 色,卜睿哲的例行訪問當然不是代表新政府。比較合理的解讀是他要 趁政權轉移之際,瞭解台灣各方面對涉及美國利益問題的看法,以備 新政府參考。
即使卜睿哲不是代表新政府訪問台灣,他也無法代表新政府作新的承 諾,但在美國新舊政權交替之際,例行性的重申保証仍是必要之舉。 一九九三年,柯林頓政府新上台,不同的政黨的新政府執政,依美國 體例,新政府並不一定要接受前任的單方面承諾。當時美國國務院曾 批准重申雷根對台灣的六大保証,但使國務院感到意外的是台北並沒 有及時提出美方重申保証的要求。
陳水扁政府似已注意到如此應有的例行公事,而其對美方的要求也相 當明確,並沒有過高的期望。陳總統十二月六日接見羅德一行時,要 求布希新政府不要再重申所謂「三不」,如果美國仍認為有必要重申 ,則應加美國反對中共使用武力的第四不。他也要求美國對台海問題 的三個支柱,明確增加任何解決結果必需得到台灣人民同意的第四支 柱。此外,他要求美國信守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証和一九九四年政策 檢討結果,放寬台灣官員過境美國活動的不必要限制,及與中共打交 道不能犧牲台灣的利益。
美國的所謂「三不」政策雖屬尼克森開始對中共所作的秘密保証,但 其公開表達始於柯林頓,布希新政府並沒有義務私下或公開重申此項 單方面的承諾。柯林頓所稱兩岸問題的解決必需得到台灣人民的認可 ,那也是柯林頓的單方面承諾,新政府也沒有接受的義務。雷根政府 對台灣的六項保証也是如此。「三不」對台灣的利益有損,對民主政 治的發展是一項侮辱,台灣有理由要求布希政府不再作此不義之事。 六項保証及台灣人民對兩岸問題的解決之解決必需以和平方式並獲台 灣人民認可,應能獲得布希政府的重申,但台灣的要求應對負責雙方 交往正式管道的卜睿哲提出。
柯林頓政府對台灣的措施,可謂有得有失,其台灣政策檢討對台灣利 弊參半,李登輝訪美問題處理上有技術性失誤,但在第七艦隊駛赴台 灣鄰近海域嚇阻中共威脅,使美國履行台灣關係法安全條款的決心與 意涵不容置疑。他公開提「三不」以取悅北京有損台灣利益,但去年 初一再強調台海兩岸問題解決必需台灣人民同意,又使台灣受到的損 失略得到平衡。
總的來說,北京還是希望高爾當選,對北京而言,高爾至少是一個已 知數,其延續以貿易掛帥的政策和柯林頓的承諾,無疑對中共有利。 小布希的共和黨上台,北京知道它不可能再以對付柯林頓政府那種強 硬姿態逼新政府在所謂台灣問題上讓步。華盛頓郵報五日在報導中共 副總理錢其琛會晤美國國會參議員包卡斯時稱,北京願對台灣展現彈 性。美國的中國事務專家包道格認為這是北京對布希新政府的試探和 示好,其作法與當年以強硬姿態考驗雷根不同。
實際上中共以強硬姿態對付雷根政府,因為那時雙方剛建交,而雷根 有放棄建交承諾的危險,北京想以強硬態度逼雷根表態。北京對柯林 頓也出以強硬態度,那是因為柯林頓政客性格上的缺陷,容易被人擺 佈。布希並沒有推翻所謂「一個中國」的意向,而北京也希望藉老布 希與北京的舊關係,能保証小布希政府的中國政策不會有大改變。它 並沒有擺強硬姿態的理由。
但更重要的是北京也看準小布希政府國家安全事務大員盡是鷹派老將 ,不是像柯林頓自己和他手下那種容易被推得團團轉的菜鳥,而在所 謂台灣問題上,美國已經無法作其他讓步,北京如果以高姿態要考驗 新政府,其碰釘子的結果可想而知。
北京也應該瞭解,在布希新政府任內,它與華府的可能爭執不只是台 灣問題,或以台灣問題為中心。美國促兩岸會商以緩和張,台灣也願 意無條件與北京恢復協商,但美國並不能在主權問題上迫台灣讓步, 這是美國的六項保証範圍。在未來幾年,中共與美國的爭執將在美國 對國家反飛彈方案的決定,中共擴張性的軍事佈署,雙方在經貿上的 糾紛,和布希政府改變過去柯林頓政府偏重北京的政策,轉而更注重 日本盟國,以因應中共的崛起。
在所謂台灣問題上,北京的原則還是自己與台灣談,它一時無法轉彎 與民進黨政府打交道,並想觀望美國選舉結果,現在台灣選舉不如中 共之意,美國選舉也不如中共之意,中共把它的政策重新包裝以示「 彈性」並不意外。對這種新的演變,卜睿哲自然想聽聽台北的構想, 包括陳水扁最近所提出的「統合」之說。這些虛實對美國新政府是很 重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