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弘 - 資深新聞工作者

特稿:老將倫斯菲重返五角大廈

Posted at — Dec 29, 2000

華盛頓特派員王景弘/特稿

布希新政府的國防部長人選終告出爐,在二十五年前擔任過福特政府 國防部長的倫斯菲再出江湖,重主五角大廈軍政大計。

倫斯菲以六十八之年,回國防部重作馮婦,在美國政治上屬異數,但 在布希的國防政策上,卻有標誌性的意義:布希新政府的國家安全班 子在發展反飛彈系統的政策上非常堅定。

小布希在共和黨下台後八年,替共和黨奪回白宮寶座。因為八年前敗 於柯林頓之手的是他的父親,這次小布希替他父親入主白宮,一時用 人不免借重他父親當年的老將,美國媒體戲稱小布希的政府將形同「 布希續集」。

但論淵源,小布希重用的人馬,不只限於老布希時代,而是超越到福 特時代。副總統錢尼雖是老布希的國防部長,但卻在福特時代便接倫 斯菲當過白宮幕僚長。他的財政部長歐尼爾在福特時代掌管過預算大 計。新國務卿鮑爾在福特時代還是中校,擔任後來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及國防部長的卡魯奇的助理。

倫斯菲的輩份比錢尼及鮑爾都高,但他們作風及見解都接近。小布希 能重用這些老將,一方面顯示他希望新的政府能在短期內接下棒子, 便能順利向前衝,另一方面也顯示他的領導風格,他並不耽心老將難 以駕馭。

倫斯菲二十五年前擔任國防部長只有十四個月,那還在越戰結束後的 時代,美國因為越戰及內政上的水門事件元氣大傷。當年美國面臨的 國防政策問題,和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問題大不相同。但在民間發展 的倫斯菲,實際上並沒有遠離國防的議題,他擔任智庫藍德公司的理 事,而藍德公司承包大量有關國防議題的研究。

但倫斯菲東山再起的最重要因素在他一九九八年領導完成的飛彈威脅 評估報告。他領導的專門委員會,包括跨黨派的情報、軍事問題、飛 彈武器專家,他們所得到的結論認為美國情報系統的估評太過樂觀, 實際上美國所受到的威脅,比官方評估的嚴重。

倫斯菲委員會認為除了俄羅斯與中共的飛彈威脅外,一些流氓國家秘 密發展的飛彈,其進展及射程,使美國處於毫無防禦的狀態。這些國 家,包括北韓與伊拉克,可能年理性的對美國進行飛彈恐怖襲擊,對 美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這份報告使建立國家反飛彈系統的聲浪增高,柯林頓政府原稱在技術 可行,費用合理,並能解決與俄羅斯解決反飛彈條約問題的條件下, 會在今年作成原則性決定。但反飛彈技術實際試驗的成敗參半,使柯 林頓決定把問題留給下任總統去決定。

布希在競選期間便以強化國防,建立國家反飛彈系統為他國防上的重 要主張。在這個問題上,錢尼也是立場一致。倫斯菲雖已到六十八歲 之年,但他在布希競選期間仍當國防政策問題顧問。他在反飛彈系統 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及他與錢尼、鮑爾的舊關係,使布希政府在國「 防政策上有一個鮮明的目標:推動反飛彈系統的建立。

在布希考慮國防部長人選時,倫斯菲的年紀及他已曾擔任此項職務的 因素,使他並非第一人選,而他的興趣也不是很大。布希的第一考慮 人選,前國會參議員寇特有國會的關係與國防事務的經驗,但他卻耽 心自己只淪為形式的國防部長,其負責爭取預算,管不了政策,因為 副總統錢尼是老國防部長出身,而國務卿鮑爾是出身軍旅的強人,兩 人很可能強力過問國防事務。他對布希提及此項顧慮,要求布希提出 保証,結果使布希覺得還是另外找人。

在競選期間擔任布希重要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伍佛維茨是另一熱門, 但他被認為管政策有餘,管理國防部龐大組織的能力卻不足。布希考 慮聯邦快遞公司董事長史密斯,而史密斯又無意於此,最後說動倫斯 菲重出江湖。

布希在作此項人事宣佈時,推崇倫斯菲主持飛彈威脅評估的成就,並 提出他的三大國防政策目標,其中便包括「保護美國人民及盟邦使免 於飛彈及恐怖」。當然,以國會兩黨勢均力敵,建立反飛彈系統在國 會仍需要一番努力,但布希政府的政策相當清楚,而此項政策對已經 在「對號入座」的中共,將是個新考驗。中共口口聲聲痛罵美國有人 「宣揚中國威脅論」,「發展國家反飛彈系統不利於維持世界和平及 軍備管制」,但它的建軍行為及言行卻在印証外界對它的疑心。北京 反對美國的反飛彈系統,對雙方關係增加一個困難因素。